aau社区-- 3D新闻
  • 3D打印技术将对建筑行业产生真正的影响,世界上第一个3D打印社区项目已经在进行中,而我们此前已经看到了3D打印的办公室、房屋及“小型城堡”等。增加各种可能性的是一个新的概念验证浴室单位。研究人员能够在一天内3D打印出这个预制浴室单位。 [图片] 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研究人员开发的新方法的关键是使用专门开发的混凝土混合物,其中包括环保材料,如由粉煤灰废料制成的地质聚合物。混凝土被正确分布在3D打印机中,能够快速硬化,以便机器在不久之后在其上施加另一层。这种微妙的平衡行为使得团队的3D打印机能够打印出浴室的材料,从地面上的单个W格子图案层开始,然后在顶部逐层添加,直到结构元素完整。 [图片] 根据研究人员的说法,这种方法可以节省多达30%的材料和重量,并且其建造时间比使用混凝土浇铸制成的典型预制浴室的建造时间缩短50%以上。自2014年以来,这些类型的预制浴室单位在新加坡很常见,当时它们成为某些建筑项目的要求,但它们是在现场建造的,以节省人力和时间。 该团队打印出两个预制浴室单位,作为概念验证实验的一部分。团队在9小时内打印出第一个预制浴室单位,而第二个稍大的单位在12小时内完成。打印完成后,还需大约五天的时间添加配件,如水槽、镜子、淋浴喷头、抽水马桶和排水系统等。 [图片] “通过能够按需打印,公司可以节省库存成本和人力成本,因为他们不需要持有尽可能多的库存,他们的工人可以重新部署来完成更高级别的任务,”来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3D打印中心的副教授Tan Ming Jen表示。“这种方法提高了工作场所的安全性,因为机器人正在建造卫生间。” 该团队正在努力获得相关建筑部门的批准,以试用该技术,并且还希望通过分拆公司将其商业化。

    - 暂无回复 -
  • 5月23日-26日,第37届中国国际体育品博览会在上海举行。本届峰会做为「体育产业发展的风向标」汇集全球6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体育用品行业,是亚太区域规模最大、最权威的体育用品盛会,清锋时代应邀参加。 [图片] 清锋时代CEO姚志锋现身体博会 清锋时代从创立初期就致力于运用先进的极速3D打印LEAP™技术解决了3D打印行业的最大痛点——速度慢,并自主研发高性能光固化打印材料,旨在打造新的智造生态体系。公司CEO姚志锋作为青年“领航者”受邀出席“运动科技资本趋势高峰论坛”,就3D打印技术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体育用品领域,解决传统制造业升级等问题进行了分享和剖析。 [图片] 3D打印如何颠覆传统鞋中底制造工艺 会议开始,姚总慢步走向舞台,那双在无数场合都未曾变过的、由自家生产的3D打印运动鞋再次亮相,成为会场主角。 姚志锋说道:“目前非专业运动员以外的绝大多数人,对鞋子的需求标准只有基础保护、耐磨、美观。但这个科技不断发展的时代,这三条标准事实上只能解决人类行走的浅层需求。从更科学层面讲,我们对鞋子的根本需求并没有解决,那就是:脚底受力区分布不同。” 脚底区域受力情况由脚型及行走习惯直接导致。从下面两张图可以看出,不同的人在测试脚底压力时,脚底区域受力大小有着明显差别。长期脚底受力不均,不仅会影响脚踝到小腿的骨骼变形,甚至会导致腰椎、颈椎的更多病变。 [图片] 3D打印技术实现人们对鞋子的根本需求 3D打印技术最前瞻的特点,就是在“脚底区域受力不同”这个关键性问题上能够得到完美发挥——通过调节模型结构可达到符合足底应力分布各异的缓冲、避震等功能化需求,这是传统压模、发泡类鞋中底材料完全做不到的。 [图片] 根据不同受力区域设计中底获得不同区域支撑力度 所以,3D打印鞋不仅仅满足了大众消费者对外观炫酷的追求,更是功能性运动中底科技的首选。同时相比传统运动鞋生产,3D打印技术能够实现不用开模直接生产、大幅缩短迭代周期、结构复杂程度不影响成本、设计空间不局限等新型制造的特点,可谓是鞋业制造工艺的突破,而不是简单的技术迭代。 [图片] 3D打印推动体育用品数字化智造 姚志锋表示:“体育用品领域与3D打印有着很好的结合市场,公司会继续在体育用品领域加大研发力度,拓展应用场景,如3D打印定制防护牙托、运动面具、运动头盔、护膝等一系列体育用品,通过我们打造的数字化智造方式,结合3D打印技术及打印材料的不断发展,我们相信体育用品制造的格局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清锋也愿为中国体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片] 打破创新的边界,支撑世界的想象 在产品同质化严重、差异化不明显的市场形势下,清锋时代将依靠科技创新,引领技术的变革,作为先行者和探索者成就卓越、颠覆传统。 [图片]

    - 暂无回复 -
  • 近日,工程技术领域的跨国公司雷尼绍在英国口腔和颌面外科医生协会 (BAOMS) 主办的2018年度科学会议上展示了其增材制造颅颌面 (CMF) 植入体。此次会议于6月20至22日在英国达勒姆的Gala Theatre举办,吸引了众多英国顶尖颌面外科医生与会,他们就颅颌面外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深入交流。 每年,BAOMS主办的年度科学会议都会成为权威口腔和颌面外科医生以及实习医生们分享各自的临床实践最新发现的平台。通过演讲、研讨会和展台展示,与会人员可以了解新的研究成果、经验和技术,这有助于提高颌面外科手术水平。 [图片] 雷尼绍在会上展示了多款颌面产品,并重点介绍了其增材制造颅颌面植入体。雷尼绍利用增材制造技术根据患者的计算机断层扫描 (CT) 数据生产患者专用植入体 (PSI)。 “PSI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且与患者原骨结构的贴合程度更高,”雷尼绍医疗和口腔产品部市场经理Ed Littlewood解释道,“而且,增材制造技术突破了传统制造工艺的某些几何形状限制,这意味着可以生产更为复杂的结构,给患者带来了福音。” “我们的设计可以根据医院的需求进行调整,”Littlewood继续道,“我们可以帮助医院实现他们的植入体设计,也可以只负责制造,由医院自行选择。” 加上今年,雷尼绍已经连续四年出席英国口腔和颌面外科医生协会主办的年度科学会议。作为一家总部位于英国的供应商,对于雷尼绍来说,这是一次绝佳的机会,可以与外科医生们面对面讨论其产品的应用情况。雷尼绍还希望借此次会议掌握更多前沿信息,为其下一步产品研发提供有力支撑。雷尼绍还希望借此次会议掌握更多前沿信息,为其下一步产品研发提供有力支撑。 雷尼绍是一家世界领先的工程科技公司,在增材制造、精密测量和医疗保健领域拥有专业技术。它是英国唯一一家金属增材制造系统的生产厂商。

    - 暂无回复 -
  • 普渡大学的研究人员设计了类似蜂鸟的飞行机器人,这些机器人通过机器学习算法进行训练,从而学习到鸟类每天使用的各种技术。这意味着,通过模拟中学习后,机器人能“知道”如何像蜂鸟一样自行移动,比如辨别出何时要做出逃脱动作。 [图片] 人工智能与灵活的扑翼相结合,也让机器人能够自学新技巧。即使机器人还看不到东西,它也能通过触摸表面来感知。每次触摸都会改变电流,这使研究人员意识到他们可以跟踪电流。 普渡大学机械工程的副教授邓新燕表示,“这个机器人能够在看不到周边环境的情况下绘制出一幅地图。这有助于机器人在黑暗中搜寻遇难者,并且,这也意味着当即便我们让机器人具有感知能力,也可以少添加一个传感器。” 多年来,研究人员一直试图解码蜂鸟飞行,这样机器人就可以在大型飞机无法飞行的地方飞行。邓新燕的团队和她的合作者一直在蒙大拿州研究蜂鸟。他们记录蜂鸟的关键动作,比如快速转动180度,并将它们转换为计算机算法,从而使机器人在模拟时可以学习。 [图片] 对昆虫和蜂鸟物理学的进一步研究使普渡大学的研究人员能够制造出比蜂鸟更小的机器人——甚至可以像昆虫一样小,并且不影响它们飞行的方式。 蜂鸟机器人的身体和翅膀都是3D打印的,且由碳纤维和激光切割膜制成。研究人员制作了一个重达12克的蜂鸟机器人,通常,这是一个成年蜂鸟的重量,并且,它可以举起超过自身重量27克的物体。另外,研究人员还制作出了一个重达1克的昆虫大小的机器人。 蜂鸟机器人不仅可以帮助进行搜索和救援任务,还可以让生物学家通过逼真的机器人感官更好地在自然环境中研究蜂鸟。

    - 暂无回复 -
  • 在交通领域,通过3D打印来完成备品备件的生产对于铁路机车、航空航天领域来说优势尤其明显,增材制造在新的零件和备品备件制造方面对于缩短交货期有着显著的优点。某些方面,火车的安全要求甚至比飞机还要严格,主要因为乘客需要乘坐长时间,而这对零件的抗磨损性和稳定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并且列车的零件需要满足阻燃的性能要求。而事实证明,3D打印正在满足一系列的严苛的零件质量要求。 [图片] 图片:GE粘结剂喷射金属3D打印H2设备 美国西屋制动-Wabtec Corporation是一家全球铁路和运输行业制造商,已投资GE增材制造的H2粘结喷射技术,以扩大其在运输行业不断增长的应用需求,并建立其增材制造战略。 [图片] 图片:美国西屋制动-Wabtec Corporation 关键技术支柱 根据WabtecOne平台和应用创新全球总监Philip Moslener,3D打印-增材制造技术正在成为美国西屋制动的“关键技术支柱”之一,随着GE的粘结剂喷射技术的应用推广,美国西屋制动能够为当前和今后的发展设计和生产可靠、低成本的组件。到2025年,增材制造可用于其公司内部生产多达250种产品。据了解,美国西屋制动与GE增材制造将密切合作以支持其工业化战略。美国西屋制动已经收到了第一台GE的H2粘结剂喷射金属3D打印设备,该机器目前位于辛辛那提的GE增材制造实验室,美国西屋制动的团队正在那里与GE的团队合作进行开发工作,在今年晚些时候将机器搬迁到他们位于宾夕法尼亚州Grove市的工厂。 GE增材制造于2017年底宣布进入粘结剂喷射金属3D打印领域,并推出了“H1”原型机。在整个2018年,GE开发了第二代H2粘结剂喷射金属3D打印设备,并开始与众多战略合作伙伴和主要客户合作,通过测试计划以快速促进其技术的商业化进程。 根据GE增材制造,在2019年初,GE推出了H2 beta测试机和合作伙伴计划。GE特意寻找合作伙伴和主要客户,美国西屋制动致力于大规模生产,并且将创新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粘结剂喷射金属3D打印技术,美国西屋制动能够以高产量和低成本可靠地打印大型复杂零件,并从中获益。美国西屋制动是北美最大的铁路产品和服务的供应商之一。美国西屋制动在生产一系列的机车,货车和客车车辆的组件的同时,还制造调车机车和往返机车,提供售后服务,其中包括货车机车维护。西屋制动公司在世界各地均设有工厂。美国西屋制动公司的使命是帮助全球用户提高产品的质量,可靠性能和生产力。其主要产品包括: 正向列车控制设备和电控气动制动产品; 铁路电子产品,包括事件记录器,监控设备和火车终端设备; 货运卡车和耦合器; 牵引装置,连接器和松紧调节器; 和空气压缩机和干衣机。 其产品还包括轨道和开关产品; 铁路制动设备及相关部件; 由刹车蹄和刹车片组成的摩擦产品; 公共汽车和地铁车厢的窗户组件,无障碍升降机和坡道; 和牵引电机,以及建造,再制造和检修通勤和转换机车以及运输车辆。 Review 3D打印技术对产品供应链产生的潜在影响是3D打印技术受到关注的重要原因之一。传统模式下,标准化的产品需要在特定的工厂中集中进行大批量生产,然后通过仓储、物流、分销抵达用户手中。在此过程中,不仅生产时间长,碳排放高,还包含了昂贵的物流成本。而采用3D打印制造模式,用户可以将产品的3D模型提交至最近的3D打印工厂或服务中心,按需进行生产。 德国铁路股份公司(Deutsche Bahn AG)-德国铁路(DB)在2017年就全面实施了其将3D打印用于制造备品备件的战略计划。DB在每个维修工作站中确定了至少一名或两名3D打印专家,并确定哪些零部件可以通过3D打印技术受益。事实证明,有很多火车零件适用于3D打印,包括咖啡机的备件、外挂钩、方向盘盖、头枕框架、盲人旅行者的盲文路标等等。 DB并不局限于使用一种3D打印技术,他们已经发现了塑料和金属增材制造的不同优势。通过与专门从事3D打印的公司合作,德国铁路已经能够利用最先进的增材制造技术,而不是投资设备本身。而在与GE增材制造的粘结剂金属3D打印方面,除了美国西屋制动,康明斯也成为首批采用GE间接金属3D打印技术的合作伙伴。康明斯公司计划在其生产过程中加速使用3D打印-增材制造技术,更全面的实施工业4.0技术,以改善其工作流程中的自动化,云计算和其他过程。康明斯将增材制造过程最初用于生产小批量零件,并逐步探索如何将该技术整合到大批量生产中。

    - 暂无回复 -
  • 现在军队的大部分分支机构已经开始依赖3D打印技术,它可以满足各种需求。因为军事人员必须始终处于准备状态,可持续性和便携性在该清单中占据重要位置。作战时飞机可能无法始终在指定的机场降落,所以增加临时机场是必要的,当然快速铺设跑道垫就非常重要了。从目前来看,他们运输起来很笨重。现在,印第安纳州技术和制造公司(ITAMCO)总部位于印第安纳州普利茅斯,是为美国空军开发3D打印版本的团队的一员。 对于空军来说,在临时任务期间建立的远征机场(EA)需要跑道垫(通常由铝制成)。但是,这些便携式垫子必须符合空军要求,并且必须包括以下功能: 1、快速安装程序 2、易于存储 3、耐久性 4、能够承受制动钩子撞击的强度 目前,ITAMCO工程师正在与普渡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创建一个3D打印表面,和越战时期以来一直使用的AM-2铝制木板垫相比有所改进。 Lyles土木工程学院的普渡大学教授Pablo Zavattieri正在与ITAMCO的项目经理Scott Hartford密切合作,以进一步开发无缝连接的上下表面。这两个小组正在通过依赖相变细胞矩阵(PXCM)几何的新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这一目标。 ITAMCO和Zavattieri都看到了PXCM和板材或“滚动技术”在军事上的潜在优势,因为它能够处理由反复远征飞行操作引起的载荷和剪切应力。从本质上讲,这些垫子在4D领域都能“踏踏实实”地表现,因为它们能够吸收环境中的压力,相应地变形,然后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这种材料能够“自我修复”,它不仅具有很强的功能性,而且产品寿命长,重量约为每平方英尺3.5磅,并且能够手动安装,使用寿命更长。这些3D打印的气道垫可在60天内支持5,000次着陆和起飞操作。 [图片] 据了解,他们将使用StainlessSteel 316L VPro金属粉末在ITAMCO现场开始使用EOS M290 金属3D打印机进行原型设计。“EOS StainlessSteel 316L VPro是我们与GKN合作开发的高效材料。使用316L VPro的应用程序,结合高度成熟的EOS金属3D打印技术,可以加快生产,降低生产。“EOS北美市场总监Patrick Boyd说。 点评:3D打印在军用和民用飞机,航天器等部件的原型设计和制造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因为他们在创造创新方面不断前进,从门闩到用于军用飞机的支架,以及专门用于建造火箭部件的材料,坚固,轻质的部件。

    - 暂无回复 -
  • 先临三维盈利能力不佳,前期“车轮式”溢价并购埋下的商誉隐患也有发作之势;丧失了重要子公司控制权后,其未来的经营发展恐怕也会受到重大影响;同时招股书中可疑的存货数据或许会成为其上市路上的羁绊。 [图片] 近日,新三板市场的“明星”股先临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先临三维”)拟科创板上市。招股书显示,该公司近年来营业收入增长乏力,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持续亏损,盈利能力堪忧。而此前其通过“车轮式”并购,快速扩大营收规模,获得大量知识产权,短期内效果尚佳,但溢价收购埋下的商誉隐患却有发作之势。同时,其招股书披露的存货数据的真实性也有待商榷。 “车轮式”并购的后遗症 据招股书介绍,先临三维是国内3D数字化和3D打印技术行业的龙头企业,报告期内,其实现的营业收入金额分别为3.13亿元、3.63亿元、4.01亿元。三年来其营业收入的增幅分别64.55%、15.86%、10.41%,增速呈现出下降趋势,其中2018年营收增速较2016年的高点减少了54.14个百分点。 不仅如此,先临三维报告期内的扣非净利润也处于持续亏损状态。虽然其2016年至2018年的净利润分别为1470.58万元、886.34万元、-2956.31万元,但受非经常性损益影响却不小,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则分别仅为981.52万元、-135.79万元、-2145.38万元,出现连续性亏损。对此,先临三维解释称:“主要系研发费用较大、实施股权激励、非经常性损益中政府补助较大以及计提了商誉减值与无形资产减值所致。” 提到商誉,去年底A股商誉集体“爆雷”事件仍历历在目,如今先临三维还未上市,就出现商誉减值的状况。先临三维属于轻资产企业,但2016年其商誉原值便已高达7937.07万元,占非流动资产比例为27.6%。此后,该公司连续计提商誉减值,至2018年末计提的商誉减值准备金额达1061.06万元。 先临三维的商誉主要来自于其2014年至2016年对6家子公司的“车轮式”溢价收购(如表1)。目前,先临三维已对杭州铭众及先临左岸两家子公司的商誉全额计提减值,对南京宝岩的商誉减值计提比例达73%,剩余3家则尚未计提减值。其中对天远三维确认的商誉最高,金额达5484.5万元,占商誉原值总额的69%,这也就意味着先临三维的巨额商誉大部分是由于收购天远三维形成的。 [图片] 据先临三维2015年财报介绍,2015年12月,其以自有资金4400万元购买了天远三维47.69%股权,并向其增资1500万元,合计取得55%股权。同时,其还与标的公司的前两大原始股东李仁举、叶成蔚进行了业绩对赌,协议提出,收购整合后的天远三维2015年至2017年经审计后的净利润目标分别为400万元、800万元、1500万元,若天远三维在2015年至2017年中,当年实现经审计的净利润超过净利润目标的80%(含),则同意按股权比例下一年支付李仁举、叶成蔚500万元(三年最多为1500万元)。那么,天远三维是否完成了业绩对赌协议呢? 天远三维同样也是新三板挂牌公司,根据其披露的年报,2015年至2017年,该公司分别实现净利润359.13万元、672.90万元、1413.60万元,占承诺净利润的比例分别为89.78%、84.11%、94.24%,各期均达到了“超过净利润目标的80%”的要求,原股东李仁举、叶成蔚如愿获得了对价补偿。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承诺期刚过,天远三维的业绩就“变脸”了,其2018年的净利润直接由上年度盈利逾千万元转变为亏损307.18万元,业绩“变脸”速度之快、利润下降之大令人咋舌! 天远三维2018年营业收入大幅下滑30.11%。对此,公司解释称“营业收入减少原因是2018年市场环境不佳及客户需求下降所致”。这也就意味着,天远三维目前的盈利能力已大不如前,产品的需求大幅减少,其未来能否扭亏为盈还很难说,但倘若其日后业绩仍无法达到此前收购时的预估水平,那么先临三维对其确认的5484.5万元商誉将面临减值风险,这无疑会使得先临三维已经持续亏损的业绩更雪上加霜。 实际上,先临三维溢价收购的6家公司中,除了天远三维外,其余5家公司购买日至该收购期末的净利润均出现亏损。本就盈利能力堪忧的先临三维,为何要大量收购亏损公司呢?种种迹象表明,其看中的似乎并不是这些公司的盈利能力,而是他们的研发能力与知识产权。 2016年,先临三维通过并购获得的知识产权金额为1798.38万元,占无形资产总额的32.17%,而自主研发的知识产权仅为868.41万元,占比15.77%。这表明,当年先临三维无形资产中的知识产权主要是靠并购而来,而不是自主研发。 在2016年收购杭州铭众时,其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为766万元,公允价值为1611万元,增值率高达47.55%。然而仅时隔两年,2018年先临三维就对杭州铭众知识产权计提了1112.99万元减值损失,以至于其并购获取的知识产权金额减少到193.67万元,占比也大幅缩减至1.93%。对于该项知识产权减值的原因,招股书也并未给出详细解释。 总体来看,先临三维通过频繁收购虽然使得公司规模迅速扩大,但其高溢价收购产生的商誉问题也暴露了出来,其劳神费心整合诸多亏损标的公司的同时,还不得不面对着各种减值损失,而倘若日后商誉摊销的会计准则落地,其经营压力恐怕会更大。 子公司控制权之危 报告期内,先临三维拥有36家控股子公司,18家参股公司。从招股书介绍的研发架构体系来看,其整体形成了以母公司为研发主体,四个专业子公司北京易加、云打印、天远三维、捷诺飞各有所重的“1+4”架构。然而,实际上,目前其已失去了捷诺飞的控制权。 资料显示,先临三维原本持有捷诺飞41.25%的股权,捷诺飞董事会五名成员中有三名为先临三维派驻,其拥有该公司的实控权。然而2018年因少数股东增资,其持股比例被稀释为40.28%,至2019年3月,股东徐铭恩与捷诺飞其他6名股东签订了一致行动协议,合计持股达41%,超过了先临三维持股比例,该公司当月即召开股东大会修改章程,并改选了董事会,明确五名董事中三名由徐铭恩提名,至此,先临三维失去了对捷诺飞的控制权。 捷诺飞是先临三维重要的子公司之一,是“1+4”架构中难以或缺的组成部分。首先,从技术角度来看,先临三维的核心技术主要为3D数字化技术及3D打印技术,其招股书中介绍技术先进性时最引以为傲的便是牵头承担了“面向活体器械的功能材料与高通量集成化生物3D打印技术开发”等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然而,该项目实际上正是由捷诺飞所承担。其次,在专利权方面,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先临三维拥有发明专利77项,其中捷诺飞拥有的发明专利就有27项,占比高达35%。再次,从收入方面来看,捷诺飞主要负责生物3D打印机材料研发,研发人员达32人,最后研发成果主要应用于精准医疗领域,而精准医疗收入一直为先临三维第二大业务收入,2018年收入金额达9716万元,占营收总额的比重高达24.28%。以上种种事实表明,失去捷诺飞控制权后,先临三维不论是在研发方面,还是经营方面都可能会受到重大影响。 除此之外,先临三维对天远三维的控制权也岌岌可危。目前,先临三维持有天远三维51.15%的股权,而股东李仁举持股比例为25.11%、叶成蔚持股比例则为16.74%,天津天远共创商务信息咨询中心持股比例为7%,以上股东合计持股48.85%。而根据天眼查信息,李仁举持有天津天远共创商务信息咨询中心37.85%的股权,是其普通合伙人,也是第一大股东,换句话说,目前李仁举与叶成蔚二人可控制天远三维48.85%的股权,这对先临三维的控制权具有相当的威胁性。 对此,天远三维也在其2018年财报中表示:“公司控股股东的股份比例较低,如果公司后续进一步实行股权激励或增资扩股,公司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可能进一步降低,可能降低公司重大决策的效率,影响公司的发展。”由此来看,先临三维未来对于天远三维控制也存在失去控制权的风险。 存货有虚增嫌疑 先临三维不仅在经营与管理层面存在诸多的问题,记者在核算其招股书披露的数据时发现,其存货也存在虚增的嫌疑。 招股书披露,先临三维2018年主要原材料和能源的采购总额为1.15亿元(如表2),其中能源采购金额为380.60万元,原材料采购金额为1.11亿元。理论上,这些原材料通过生产环节加工为产品,再经过销售等环节后,其中已完成销售部分将计入营业成本中,而未完成销售的结余部分则结转到存货中,最终形成采、销、存的完整链条。 [图片] 根据招股书数据,2018年其营业成本中直接材料金额为1.66亿元,与当期1.11亿元原材料采购金额相较多出了5499.81万元,这也就是说,从理论上本期不仅将采购来的原材料全部消耗完,还领用了部分库存材料,相应的将体现为存货金额的减少。 查看其存货项目,主要包含原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及合同履约成本。2018年末其原材料账面余额为4372.28万元,与上年期末4219.10万元原材料相较,增加了153.18万元。 需要注意的是,在生产各环节中均存在领用原材料的情况,因此在产品、库存商品及合同履约成本中均包含原材料的耗用,这些因素也需要考虑。(合同履约成本为履行当前合同而应当确认为一项资产的成本,具体包括与合同直接相关的成本即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制造费用等。) 2018年其在产品、库存商品、合同履约成本账面余额合计9548.01万元。而2018年营业成本中直接材料占比为86.99%,按此比例计算,则以上三项存货中包含材料金额应该为8305.81万元。同样,可以算出2017年末以上三项存货包含的材料金额约为5708.75万元,因此,相较于2017年末,2018年以上三项存货包含的原材料新增金额应该为2597.06万元,再加上前文核算出的153.18万元原材料增加额,则存货中材料合计增加金额应该为2750.24万元。一增一减之下,这与5499.81万元理论减少金额相比,出现了8250.05万元的差额。这也就意味着,2018年先临三维有8250.05万元的存货有虚增的嫌疑,需要公司给出合理的解释。

    - 暂无回复 -
  • 选区激光熔化(SLM)金属3D打印过程中,惰性气体的流动情况对所构建的零件的关键属性(孔隙率和压缩强度)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影响。通过提高对腔室中的气体流量分布的控制能力,能够生产更紧密和质量层面更高再现性的零件。本期《选区激光熔化SLM过程中打印腔室气体均匀性分析》,通过安世亚太对打印腔室的流场的重点研究,对设计做出指导性建议,保证打印腔室内的环境问题,提高打印效率与质量。涉及到的流体研究主要包括:入口均匀性分析,废气置换管路分析,腔体内部气体均匀性,惰性气体置换,烧结烟气仿真以及机箱散热分析。 安世亚太通过仿真分析确认了腔体的气体流动性和速度均匀度与预期设计基本符合。使用仿真手段分析腔体内部的流场,可以对结构设计,结构尺寸等做指导性建议与优化。 仿真对象 安世亚太在本文中针对某款金属机的打印腔室进行气体均匀性的仿真验证,以期对入口或者出口结构设计进行优化,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此款打印腔体外部尺寸长550mm、宽635、高428mm,打印区域为直径280mm的圆形。考虑到铺粉器在不同位置时的入口气体均匀性和平台气流速度均匀性有所不同,目前仅研究考虑铺粉器在初始位置时的情况,本文主要关注入口结构与出口结构,所以将入口与出口的管道截取200mm,在模型设置中将进出口面设置在此处,如图2所示。 下入口结构填充了过渡风道以及流量分配筋,与腔室连接部分尺寸较窄,如图三所示,上入口设计相较于下入口,连接出尺寸较大,如图4所示。出口结构也加入了过渡风道设计,如图5所示。 [图片] 图1(左)打印腔室整体流体模型 图2(右)本文所用打印腔室模型 [图片] 图3(左)腔体气循环下入口(加入坡道与流量分配筋) 图4(右)腔体气循环上入口 [图片] 图 5 DS1-280机型腔体气循环出口 仿真内容 对于基准模型进行了如下假设:进入支路的流量按照整体为100%并按比例分配进行假设,上管路与下管路流速之和为主管路流速。从主管路进入支路的速度型分布不同,由于流动发生转弯,截面上的速度分布肯定不均匀,但为了简化计算起见,假设支路的速度入口条件是均匀流动。由于惰性气体流速较低,可以按照不可压缩流体计算,管路出口的边界条件可以使用压力出口,相对静压值为0Pa。而根据实测人员提供的实际气流速度,本文在计算时使用主管路的流速为4.65m/s,上风管流速为2.43m/s,下管路无测量值,假设下管道流速是剩余分配量流速为2.22m/s。 1. 网格处理 使用四面体划分网格,网格总数为5049002,最大网格畸率为0.84,如图6所示。 [图片] 图6 基准案例网格整体 2. 仿真分析结果分析 工况1-结果 - 腔体内流动性 结果重点展示速度云图,显示面为XY上截面(Z=-0.1788 m)、XY下截面(Z=-0.5168 m)、YZ截面(X=-0.0218m)和XZ截面(Y=0.3186 m)四个位置,截面见图7-9。 XY截面 (橘色)位于两个气体管道入口中心的位置,,便于观察入口装置及整个成型室内的水平方向的流场结果。YZ截面(绿色)位于模型X方向中心位置,便于观察入口装置及整个成型室内的竖直方向的流场结果。XZ截面(黄色)位于穿过29个圆柱形孔洞中心面的位置,便于观察惰性气体半圆盘区域穿过圆柱形孔洞流向腔体的流场结果。 [图片] 图 7 (左) XY截面位置示意图 图 8(中) YZ截面位置示意图 图 9(右) XZ截面位置示意图 从XY下截面的速度云图,图10可以看出,在离开入口装置进入成型室时,速度分布并不均匀,由于下入口进入腔体的结构变窄,可以看到速度在进入腔体时有一个很高的挤压区且流速较高,进入腔体后速度逐渐减小并变均匀但仍有明显的速度分区,在此认为与入口结构过窄有关,在腔体中间区域均匀性最好。由于受到分粉器位置影响,气流结构不对称。 从XY上截面的速度云图,图11可以看出上方与下截面类似的趋势,进入腔体中心位置后逐渐均匀。由于XY上截面位于分粉器上部,受到分粉器阻挡作用较小,没有明显的气流结构不对称。 [图片] 图 10 (左)XY下截面速度云图(速度上下限0到1.5m/s) 图 11 (右)XY上截面速度云图(速度上下限0到1.5m/s) 从YZ截面的速度云图,图12可以看出,惰性气体离开下方出口装置进入成型室内,有一个向下扫掠打印底板的效果,气流分层明显且每一层的均匀度也较高,符合设计预期。从YZ截面流线图,图13可以看到上方气体入口在隔板中受到阻挡向下流动,遇到下方气流,形成扰动涡流,且在腔体角落里涡流明显,在接近出口地方形成了较多的扰动,认为与出口结构变窄有关,较多扰动可能会产生粉尘堵塞,进而影响到实际打印中烟尘得排出。从出口附近三维结构流线图,图14可以清楚得看到流体在出口处形成挤压,中间产生高速区,上下得气体难以进入,可能会导致粉末的滞留,尤其是出口上方的流体,产生了向上及向右的回流现象,从出口附近YZ截面的矢量图,图15也可以清晰的反映回流现象的流动方向。 [图片] 图 12 (左)YZ截面速度云图(速度上下限0到1.5m/s) 图 13 (右)YZ截面速度流线图(速度上限0到0.5m/s) [图片] 图 14(左) 三维结构出口附近流线图(速度上下限0到1.5m/s) 图 15 (右)YZ截面出口附近矢量图(速度上下限0到1.5m/s) 从YZ截面的速度云图,图16可以看出,入口装置加入坡道后,气流在此结构中的流速均匀并且稳定,但进入腔体后气流挤压情况明显且有分层,高低速区明显。从YZ截面的速度云图,图17出口的局部放大可以看到,出口结构内的坡道内速度均匀且稳定,但角落处有低速区,可能会导致粉末滞留在圆盘内。 出口与腔体连接处部分由于尺寸过窄,有明显的回流现象,在流线图13内安世亚太已经分析了这可能是出口处有较多扰动的主因,从YZ截面出口局部流线图,图18也证实了这一推论,管道内流速很高,但出口连接处流速分区明显,流体挤压在中部,两侧流体难以流入,上方流体有回流产生,从YZ截面出口局部矢量图,图19清晰得看到流体的流动方向,后续优化建议加宽连接处尺寸。 [图片] 图 16 (左)YZ截面入口速度云图(速度上下限0到1.5m/s) 图 17 (右)YZ截面出口速度云图(速度上下限0到1.5m/s) [图片] 图 18 (左)YZ截面出口流线图(速度上下限0到1.5m/s) 图 19 (右)YZ截面出口速度矢量图(速度上下限0到1.5m/s) 从XZ截面的速度云图可以看出,惰性气体通过29个圆柱形孔洞时,流量比较均匀,但左侧第三与右侧第三个圆柱孔有非常明显的气体流失而产生低速区,安世亚太认为这是所给模型中存在设计缺陷,后续需要改进模型。 [图片] 图 20(左) XZ截面速度云图(速度上下限0到1.5m/s) 图 21(右) 下方气体入口截面速度云图(速度上下限0到1.5m/s) - 腔体内速度均匀性 选取分别高出打印平台上方1mm、10mm和17mm处的XZ截面分析惰性气体在成型室内的流动均匀性。 [图片] 图 22 打印平台上方不同高度XZ截面位置图 将这些截面以打印平台中心轴为基准裁剪出直径为280mm的圆形区域,分析这些圆形区域内的速度均匀性。定义速度均匀性系数为如下,数值越接近于1表示速度均匀性越好。 [图片]其中,A为截面上的网格单元面积,u为截面上的网格单元速度 根据速度均匀性系数的定义式求得现有设计的均匀性分别为: 表格 1打印平台上方不同位置的气体速度均匀度 [图片] 3个位置圆形打印平台范围的速度云图见图23-25。 1mm由于还在流体的边界层,速度非常低,均匀度不是特别高。另外可以观察到圆形平台区域整体流速偏低,说明入口的设计过窄使得速度分层过于明显,如果低速区对打印过程没有负面影响可以保留入口设计。 [图片] 图 23(左) 打印平台上方1mm位置速度云图(速度上下限0到0.5m/s) 图 24 (中)打印平台上方10mm位置速度云图(速度上下限0到1m/s) 图 25 (右)打印平台上方17mm位置速度云图(速度上下限0到1m/s) 图24,25中的10mm和17mm的速度云图和均匀度的数据非常接近,说明10mm高度已经进入湍流层,图26中的 YZ截面速度云图也能证明这一点。 [图片] 图 26 YZ截面速度云图(速度上下限0到1.5m/s) [图片] 薛一戈 安世亚太流体工程师,伊利诺伊理工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专业,硕士学位,超过2年的汽车行业CAD设计与CAE仿真,擅长湍流、边界层、多相流、颗粒物等多个领域的仿真与分析,目前主要参与增材设备的流体仿真分析项目,积累了大量3D打印设备流体优化经验。

    - 暂无回复 -
  • 来自墨西哥和哥斯达黎加的研究人员共同致力于通过生物3D打印进一步研究骨再生,允许医生和外科医生创建患者特异性支架以改善治疗。 3D打印和组织工程对科学家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希望,因为它有机会精确地构建复杂的几何形状。在这些实验中,3D打印的所有经典优势也得到了体现,例如可负担性,生产速度,以及最佳的结果。 研究小组进一步详细介绍了他们的研究结果,即“开发用于骨骼应用的纳米纤维涂层的3D打印管状支架的生物相容性”,解释了如何通过添加复合层进一步改善骨支架,创建更有利于细胞附着和均匀播种的层。为了制造这些支架,该团队采用了独特的喷气纺(AJS)技术,具有专门的纺纱系统喷嘴和用于收集聚合物纤维和压缩气体的表面 - 他们还使用具有PLA的3D打印管状支架,具有亚微米纤维表面涂层在人类胎儿成骨细胞(hFOB)的生物反应中。 这种新方法同时使用PLA 3D打印材料的内核和纳米纤维的外层,研究人员使用Cura软件进行内部几何切片,使用MakerMex 3D打印机制造管状结构。双重技术使团队能够创建纤维层分散体,从而形成具有“均匀厚度分布”的表面,并且纳米纤维很好地适应与3D打印支架的合并。粘附性被称为“非常强”,复合材料显示出热稳定性的增加,并且涂层使管状支架具有对骨再生的组织工程至关重要的性质。 [图片] SEM显微照片显示3D打印的管状支架的形态 据了解,通过SEM分析印刷管状支架的3D表面显示出独特的形态和结构,并且管状支架的表面粗糙度随着纤维膜的涂层功能化而增加,此外,涂有亚微米纤维的支架使hFOB细胞比未涂层的3D管状支架更好地粘附和增殖,表明纤维可作为改善细胞生物相容性(对细胞无毒)的平台,并为定植和细胞生长提供支持,成骨细胞。此外,涂有纤维的3D管状支架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作为生物矿化过程,以便在未来可能用于骨组织工程或在血管形成过程中应用它。“ [图片] 光学轮廓仪数据显示3D打印的管状支架的形貌。 (a)图像显示未涂覆的光滑表面和(b)涂覆的表面,其中粗糙度通过纳米纤维的存在而强烈增强。 骨再生领域充满了挑战,但医生和外科医生仍在努力改进手术技术和植入物等装置,以便改善可能虚弱或痛苦的患者的生活质量。多年来,研究人员对3D打印进行了许多不同的研究,生产的设备包括专为中国患者设计的植入物,低温创建的骨骼支架以及其他不同类型的骨骼支架平台。 [图片] 涂有7%PLA纳米纤维的3D打印管状支架的SEM显微照片 [图片] 用hFOB细胞接种的3D管状支架表面的SEM显微照片显示一些具有成骨细胞典型的椭圆形至纺锤形形态的细胞

    - 暂无回复 -
  • 作为国家重点产业,无人机项目近几年来愈加受到各大航空公司的重视,不少公司将其作为公司发展中极其重要的产业增长点予以研发。国内某知名航空公司上马无人机试制项目,打算用2——3年时间研发出适用于地理探测、航拍的机翼无人机,满足市场所需。在制造机翼过程中,为减轻机翼重量,其中结构设计为镂空的结构,外加研发工期紧、生产数量少,精度和强度要求高,通过传统CNC机加工和模具铸造工艺无法完成,且时间和加工成本特高。 [图片] 华港科技运用行业领先的激光粉末烧结/熔融3D打印(SLS/SLM)技术,从产品图形优化、3D打印加工到后处理,5天内便完成该产品的全部制作,并交付使用,经产品指标检测及功能测试,该产品性能指标完全符合甚至超过传统工艺所制造产品。在快速完成传统工艺无法加工的产品同时,成本降低约30%。 [图片] 当前,3D打印技术已成为提高航天器设计和制造能力的一项关键技术,其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展。目前,国外企业和研究机构利用3D打印不仅打印出了飞机、导弹、卫星、载人飞船的零部件,还打印出了发动机、无人机、微卫星等整机,在成本、周期、重量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益。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实施“开放式制造项目”,推动3D打印成为国防制造领域的主流技术。

    - 暂无回复 -
1851389 条记录 185049/185139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页 上5页 185046 185047 185048 185049 185050 下5页 最后一页

商城好货推荐更多好货

3D打印直通车

温馨提示

1、上传文件类型:STL格式;

2、单位:MM;

3、大小:小于100M(兆);

4、IE浏览器小于20M;

以成功为 20000+位用户服务
3D新闻

创建时间:2016-08-04

+申请加入

欢迎在3D精华社 这个快乐和谐的地方,聚集和你爱好相同,品位相当的好朋友,畅谈交流,分享心情,享受生活!

话题:1851389

成员:56

最新加入:aau_7129,aau_6337,aau_6148,aau_5230,aau_5233,aau_2022081194290,aau_5231,aau_5221,aau_5220,aau_5229

欢迎在3D新闻 这个快乐和谐的地方,聚集和你爱好相同,品位相当的好朋友,畅谈交流,分享心情,享受生活!

所属分类:
AAU资讯
建立时间:
2016-08-04
成员数量:
56人
话题总数:
1851389条
团长:
为您推荐

温馨提示:未注册aau账号的手机号,登录时将自动注册,且代表您已同意《用户服务协议》

点击换一个验证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登录成功

祝您使用愉快!

倒计时5秒,自动关闭

注册账号

点击换一个验证码
推荐码推荐 其他
您的输入有误 注册
《auu用户协议》
我有账号?

忘记密码

验证成功,重置密码

收起+

一键3D打印
一键3D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