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制造的工厂里,没有什么是科技解决不了的问题。如果有,就尝试用更先进的科技来解决。 全新启动的GE中国智能制造技术中心(AMTC)就是这样的工厂缩影,也是工程师可以探索更多科技与制造相结合的地方。 “我们不会让他们(工程师)一直待在教室里面。最重要的是要把工厂的问题拿进来,到这个地方来培训,他们可以试,其他同事可以给意见,这样就快。我们是这样的创新理念。”GE中国智能制造技术中心总监黄群健这样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这个GE首个海外智能制造中心的三大功能包括办公、培训和进实验室做实验,探索多种科技与制造相结合的过程。“制造相对来说都是第一线的,但是工程师确实要提升:一方面是专业技能要提升,另一方面是领导力也要提高,他们以后不再仅限于在工厂,还要走出去。”黄群健说。 智能制造一瞥 在这里,有金属3D打印的展示,只要在电脑前设计好3D模型并成功输出,就可以得到你想要的实物。不同于看到的树脂材料的3D打印,金属3D打印的材料是粉末态金属,通过激光熔融凝固一层层粉末,叠加后成型。 “钛铝合金是现在最前沿的航空发动机上采用的一种新型材料,只能通过EDM这样的技术手段来实现。”工作人员如此介绍。现场还展出了“国产大飞机C919发动机涡轮叶片”,一件钛铝合金3D打印产品,这件产品的制造商是去年被GE收购的瑞典公司ArcamEBM。 在问及材料或技术上是否会遇到限制时,工作人员回答说:“理论上没有任何的限制,这个是电子束,电子束是什么?我们为什么只能打金属?因为金属能导电,电子束就是电的一种,有3000瓦,所以理论上如果说这个金属的熔点是在3000摄氏度以下的,都可以进行3D打印。” 换言之,真正构成限制的是对材料、建模的研发能力,正因如此,市场应用上最有前景,或者说市场潜力最大的行业才会对金属3D打印进行更多的尝试,比如钛合金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还有医疗骨科植入领域。 而3D的数字化装备技术还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在没有设计工程师的情况下,3D的激光扫描技术可以大显身手,比普通的扫描更加快速和精准,可以在加工之后同原设计图进行比对,查看偏差。以此作为质量检测,可以跟原来的设计比对,尽量减少做重复的工作。 此外,也可以通过逆向工程“复制”设备——前提是要对所有零部件扫描还原并进行装配。其好处在于可以在电脑上做虚拟建模。在工厂装配为成品之后,确保功能、效率还能满足设计要求,就可以拆卸下来,送到客户那里。 AMIC还展示了光导智能装配,主要的技术点在于投影和体感模块的引入。投影可以把装配的建议、操作的程序直接投影出来。而且还有体感,工人在操作中一旦出现失误,机器就会进行提示,只有正确操作才能保持运转。 这要归功于红外摄像头的应用。以后哪怕一个员工突然生病请假,临时找一个顶替的员工就可以操作了,既能防错,也可以加速流程。 国产化的商机 这些技术出自于GE收购的公司或者与合作伙伴的配合,但是黄群健说,事实上,他们也在比对、选用中国的技术方案。 以无人驾驶的物流小车为例,通过激光雷达对工作区域进行扫描,规划地图和路线就可以自主进行货物运输。尽管生产商是GE投资并在加拿大生产,有100多位软件工程师,但第一财经记者此前在张江采访时也看到国内的公司同样在探索类似的技术。 这也正是商机所在。“国内做这种很快的,技术很类似,但是成本要便宜50%以上。所以对我们来讲,实际上并不是追求高大上,我们追求的是好用,工厂用得起的技术和方案,所以我们也会看本地的技术。工厂的资源也很有限,我们的目标是帮工厂降低它们的成本,这些实际上在等待大量的国产化。”黄群健说。 同样,还有可穿戴设备与AR(增强现实)在工厂的应用,目前主要应用于解决工程复杂的装配,还有远程协助。AR眼镜功能很多都集成在这个眼镜上。戴上眼镜后,在现场看到的与后台远程工程师看到的场景相同,后方可以直接看到前线的操作,并进行指导,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在GE全球副总裁、中国区供应链副总裁马盛隆(Steve Meszaros)看来,AMTC所展示的种种先进技术可能为中国供应商提供有用的工具,提升其劳动生产力和竞争力。 无论是3D的数字化装备技术还是AR的运用,唯一的区别在于算法。“算法才是核心。设备,外面都能买得到,再加上应用,真正的算法是不同的。”黄群健说。在他看来,确保所有的工程师没有任何障碍地接触到一些先进的数据、工艺和专家是AMIC的意义所在,也才能推进智能制造更好地走进工厂。 GE全球高级副总裁、GE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段小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对GE来讲,更关注的是这些技术的实际应用,这些应用必须是以提高生产效率为准的,我们也希望这个在整个制造业产业链当中能跟所有的合作伙伴上下游分享。”
- 暂无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