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私信(不得超过120字 /0字) X
确定 取消
  • 1粉丝
  • 0关注
  • 3动态总数
  • 最新加入:设计竞赛
  • 分享商品:3
  • 浏览数量:45283

相册

我的发布的资讯

  • 当地时间5月22日,马来西亚马印航空完成了波音737 MAX 8的首次商业飞行,开启单通道飞机市场的新时代。 5月16日,波音公司刚在西雅图庆祝了这架飞机的交付。这个畅销的机型迄今为止已经获得来自全球87家客户的3700多架订单。与此同时,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下称“GE”)航空总部的工程师们仍在埋头研究3D打印技术。就在这之前,他们用3D打印机“打印”出的19个燃油喷嘴被安装到了737 MAX的LEAP-1B引擎中,这一技术代表着迄今为止增材制造(即3D打印)在航空工业最具标志性的应用。来不及庆祝,他们又踏上了新的征途。此前,GE相关负责人曾表示,到2020年,3D打印的航空发动机燃料喷嘴将达到4万个。 在美国,像GE这样将3D技术应用到工业上的制造商数量正在逐渐增加。有人提出,在3D技术的影响下,“重塑美国制造业”这一口号正在成为现实。 GE的“伟大制造”计划 科摩位于距瑞士边境仅5公里的意大利北部湖区,几十年来,岸边的面料工厂生产的丝绸成就了纽约、巴黎和米兰等时装公司的辉煌。而如今,一家特殊的制造厂出现在这里,正在进行着一项和3D打印技术有关的“伟大计划”。\ GE公司的这座工厂位于意大利Talamona市的一个小镇上。该厂主要使用3D打印设备来制造漩涡式喷嘴。据悉,GE公司为这些升级的涡轮和压缩机零部件制造设施总共投入了100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7711.7万元),并经过了两年的建设,使其成为GE最先进的制造中心之一。 过去几年来,GE一直在其全球诸多研发中心加大对3D打印技术研发的投资,这些研发中心的所在城市包括上海(中国)、班加罗尔(印度)、慕尼黑(德国)、尼什卡纳(美国)等。 公开资料显示,从2003年GE启动3D打印技术的项目开始,如今,3D打印技术的应用已逐渐延伸到了GE旗下所有业务领域。在自身研发3D打印技术的同时,GE也在收购业内的专业打印公司。2012年,GE出资收购3D打印技术公司莫利斯科技(Morris Technologies),而就在去年,GE又宣布收购德国概念激光公司(SLM Solutions)和瑞典Arcam AB两家3D打印技术公司。业内人士分析,这一系列收购使GE从3D打印行业最大的用户跻身最大供应商之列。 所有这些,都是GE“伟大制造(Brilliant Manufacturing)”计划的一部分。 查尔斯·吉尔曼是GE航空部3D打印技术研发中心的研究人员之一。他表示,直到2011年GE的航空部门准备用增材制造工艺生产LEAP喷气发动机的燃料喷嘴时,GE在3D打印领域的努力才广为人知。 “在GE将3D打印应用到生产流程的计划中,首先选择燃料喷嘴是基于现实的考虑。一台喷气式发动机上有19个燃料喷嘴,如果一个或几个出现故障不会形成灾难性的后果。而且,燃料喷嘴的结构非常复杂,如果使用传统的切削工艺制造成本非常高,而且喷嘴设计也受到很多限制。”吉尔曼表示。 GE航空部3D打印技术研发中心负责人格雷格·莫里斯表示,相比传统技术,3D打印制造出的燃油喷嘴耐用性是传统的5倍,重量却只有25%,预计最终年产量可达3.5万件。 而在近日,GE还对外宣布打算在10年内卖出1万台3D打印机。“这是一个巨大的数目,也是我们投资这么多钱的原因。”GE增材部门高级销售总监表示。 “分散式制造”趋势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竞选时就曾表示,贸易行政令将为美国制造业的复兴打好基础。事实上,无论是在美国还是中国,“美国制造业复兴”的话题在近几年来一直受到关注。 还在1970年代时,1950多万美国人通过在工厂打工赚取薪水。这一数据此后便持续减少。1999年,美国“新经济”时期,制造业在美国GDP中的比例只有16%。到了2001-2002年进一步缩水到14%,金融危机爆发后,制造业产值占美国GDP的比例已不到13%。尽管如今现状已经好转,制造业就业人数在2009年时创下1150万人的最低纪录后有所恢复,但未没有回到理想的水平。 人们寄望于新技术的出现可能改变供应链,从而扭转美国制造业的不景气局面—3D打印正是其中之一。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IST)透露,采用3D打印和其他新兴技术,可以使美国制造业每年节省1000多亿美元,并且能够推动其创新和增长。据该非营利机构称,增材制造是制造商更有效的选择,3D打印本身可以节省达41亿美元,这相当于生产成本减少18.3%。 3D打印新闻网站3DPrint.com的创始人布莱恩·克拉森斯坦表示,3D制造业的增长可能会改变全球劳动力市场,随着中国制造业成本的上升和美国经济的下滑,富士康等大型制造企业的就业机会可能开始消失。 西门子公司预计,未来五年内,3D打印成本将降至五成,而速度也将提高五倍。咨询公司Gartner认为,尽管3D打印的市场份额在2015年只有1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0.1亿元),到2018年,这个数目将达到13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22.3亿元)。 3D 打印为什么会对传统制造业造成冲击?3D 打印技术公司Hubs联合创始人布拉姆·兹瓦特举了一个形象的例子:“通过在家里附近的3D打印技术公司定制商品,不一会公司就能打印出来送到你的楼下了。那么,工厂基本都会倒闭。与其把1000台机器放在同一个地方,为什么不把1000台机器放在1000个地方呢?” 布拉姆·兹瓦特提到的是“分散式制造”(Distributed Manufacturing)的场景。早在2015年的达沃斯论坛上,“分散式制造”被列为最重要的技术趋势之一。 根据普华永道近日公布的最新调查报告,美国国内制造商在不同程度上使用3D打印技术的占总数大约2/3,与2014年以前35%的比例相比已经大大增加,其中,56%的人认为未来3-5年内会有超过半数的同行使用3D打印。 除此之外,美国在各个行业领域也都开始了3D打印技术的全面应用,包括军工制造领域和海军战舰上。在法律层面,3D打印在美国也得到了完善。2016年5月11日,美国前任总统奥巴马签署了《保护商业秘密法案》,该法案赋予当事人对窃取3D打印等商业秘密的行为在联邦法院进行起诉的权利。而且在医疗领域,3D打印的医疗设备必须获得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后方可销售。 尽管从被过度吹捧的炒作期进入到相对成熟期,3D打印技术未来依然充满挑战。 上述普华永道报告指出,受访制造商表示,3D打印技术最大的障碍是设备成本过高,缺乏专业人才和技术(分别为41.3%和42.1%),其次是最终产品质量不确定度(33.1%)和打印机速度(25.6%)。\ 值得一提的是,几乎同一时间,制造商认为产品质量的不确定是最大的障碍(47%),其次是缺乏专业人才和技术,然后才是成本问题。

    - 暂无回复 -
  • 业界媒体BackChannel发表文章,介绍了3D打印服装的现状。作者称:时装梦想家正在使用3D打印来制作面料,而正常人几乎无法穿着这些面料。以下为原文内容: [图片] threeASFOUR团队的3D打印服装首次亮相时候,穿着这种长袍的模特看起来有一种“天使机器人”的感觉。其中有一件衣服是用白色的泡沫制作的,模特看上去好像是刚从泡泡浴缸里走出来。这些模特不能坐下,否则衣服就会破碎。和threeASFOUR团队合作推出这些3D服装的布莱德利·罗恩伯格(Bradley Rothenberg)说,“模特们恨死我们了。” 当时是2013年,但threeASFOUR团队的最初目标不是制作这么脆弱的衣服。团队领袖阿斯福(Gabi Asfour)本来想发明的是超级英雄穿着的那种面料:防弹、防火、耐压,能够耐热或耐寒。就目前来说,与3D打印这样的新兴方法相比,传统织造和缝纫业积累了数千年的经验,可以制造出更加耐用高效的服装。不过,这并没有阻止threeASFOUR和其他创业设计师团队继续探索新兴方法。 自2009年左右,阿斯福就开始对3D打印感到好奇。传统织物基本上是二维的——水平排列,垂直排列,十字交叉。而拥有马里兰大学机械工程和建筑学士学位的阿斯福(Asfour)想要发明“3D联锁编织”,他和伙伴们打算在激光切割的帮助下实现了这个设想。很自然,后来他们就被吸引到了3D打印上。 阿斯福说,之前的大多数面料都可以在X和Y平面上拉伸。他认为,3D打印将允许材料在Z平面上拉伸,这样制作的织物会更透气,让运动变得更容易。最重要的是,面料上不会有皱纹。阿斯福和合作者开始探索3D打印的信息,最终他们开始与3D打印公司Materialize以及罗恩伯格合作。罗恩伯格曾在维多利亚的秘密2013年时装秀中设计3D打印的天使之翼。 但事情比想象的难得多。主要问题是,3D打印材料比一般服装的织物要坚硬得多。无论怎么改变各种材料的内部几何形状,以便增加更多的拉伸力,它们都很容易破碎。“实用性是个大问题,”阿斯福说。 不过,随着材料的逐渐改善,threeASFOUR与3D打印公司Stratasys以及设计师Travis Fitch合作,推出了“2016年秋季生物模拟系列”时装。其中一件名叫“穿山甲”,花了500小时打印,10台打印机同时开动,之后还要进行组装。穿山甲是唯一一种有鳞片覆盖的哺乳动物,模特穿上“穿山甲”衣服就像是当代女祭司:一件黑暗而又女性化的甲胄。为了制作穿山甲的鳞片感,设计师们使用了一种模拟细胞分裂的算法。 这个生物模拟系列中的另一件衣服名叫Harmonicgraph,它是模仿声波的几何形状制作的,使用了橡胶材质,可以拉伸和收缩,就像记忆海绵床垫一样。它的格子在坐下时压缩,站立时弹回。有了这样的灵活性,穿着这种3D打印服装的人现在可以坐下来了,但衣服穿着的感觉仍然远远不够愉快。“它们看起来像假皮革,”罗恩伯格说,虽然这本身并不是一件坏事,但是它“非常不舒服,并且会贴在你身上”。 3D打印服装的机会 人们对3D打印的关注曾经出现过一个巅峰期,当时它在20多岁青少年中首度变得有些流行,所以“在家里打印衣服”的想法似乎也是顺理成章。但是,就像很多其他风靡一时的技术一样,3D打印服装并没有走上正轨。 阿伦·罗利(Aaron Rowley)对此深有感触,他在2013年与人共同创办了一家3D打印服装创业公司Electroloom。起初这家公司受到了大型时尚品牌的高度关注,但是随着这些品牌一个个退出,他们的希望也黯淡下来。当初创办公司的时候,3D打印看上去一片光明,“有人认为人们会想在家里打印一把备用的锤子。”罗利说,“但从根本上说,制作面料的过程与制作一个坚硬的产品是截然不同的。”Electroloom已经于去年10月关闭。 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研究员斯科特·哈德森(Scott Hudson)曾与迪士尼合作开发3D打印软性材料,他说:“纺织品是非常成熟的技术。”将纺织品称为技术并不夸张,因为织机通常被认为是计算机的早期版本。在十七世纪中叶,约瑟夫·玛丽·雅卡尔(Joseph Marie Jacquard)找到了一个方法,可以将织物设计图存在穿孔卡上,这样就可以为织机设定图案,使图案编制变得自动化。而3D打印没有获得同等程度的改进。因为3D打印机通过在下一层之上沉积熔化的塑料层来打印物体的,这些层之间的融合方式与纤维变成织物的方式完全不一样。 在材料问题得到解决之前,3D打印服装看起来仍然像是一个艺术项目,而不是一个真正的行业,ThreeASFOUR的作品确实也参加了各种展览和活动。 而在珠宝和运动服等领域,3D打印似乎取得了更大的成功。耐克和阿迪达斯正在使用3D打印技术来制作高性能的衬垫和鞋底,这些鞋底通常由具有均匀硬挺度的泡沫制成的。那件“穿山甲”长袍似乎很适合美国航空航天局的一个项目:一种3D打印的锁子甲材料,旨在保护宇航员免受自然元素的伤害。也许不仅仅是宇航员需要它们。虽然一般的衬衫和裤子仍然会采用传统的方式制作,但防护装甲很快就可以在家里打印。万一有僵尸或者外星人入侵,它们就可以派上用场。

    - 暂无回复 -
  • 据外媒报道,此前科学家已受各种类型的贝壳启发,研发出抗冲击的人造材料。然而海螺壳却拥有异常坚硬的外壳,尽管科学家已经了解其组成,但迄今尚未使用工程材料进行“复制”。海螺壳由三层组成,最外层是粗糙的硫化铁,中间层由有机物组成,最里层是钙化物。 [图片] 另外海螺壳的纹理均沿着不同的方向。当它受到影响时,裂缝不能继续扩展。现在,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个团队使用3D打印机“复制”了拥有这种结构的复合材料。当经受跌落试验时,这种材料能有效防止裂纹扩展,与没有海螺状结构的材料好85%。它比传统的纤维复合材料也好70%。 [图片] 现在研究人员希望通过巧妙地调整材料的结构,可以将其用于轻型防弹衣等。这项研究由麻省理工学院研究生Grace Gu博士后Mahdi Takaffoli和McAfee工程师Markus Buehler教授等人参加。

    - 暂无回复 -
  • 已将3D打印技术视为未来发展重要依靠力量的欧洲航天局(ESA)近日再度发力,与英国制造技术中心(MTC)合作新建了一座针对空间应用的“一站式”3D打印中心 — AMBC,旨在帮助他们自己和其它的空间技术公司进一步发掘3D打印在空间领域的潜能。 [图片] 据悉,中心会重点关注与空间应用相关的原型开发和评估。比如其第一项计划就是以铜为材料3D打印用于小型发射器Vega的小比例验证推力室。一旦成功,他们便会继续打印用于条件测试的原大版本。 [图片] “我们的目标是增强Vega的竞争力、灵活性,同时降低其重复成本,”ESA的Vega项目发言人表示,“为此,我们正在与AMBC合作研究利用3D打印技术制造Vega的火箭发动机推进室。这既可以有效简化其制造流程,也能有效降低其生产成本。” 为此(以及未来的更多应用),中心会配备各种各样的3D打印机、3D打印材料和后处理设备,而这些同时也将帮助ESA选出最合适的技术和材料。MTC将负责中心的管理工作,同时提供最先进3D打印方面的经验和指导。

    - 暂无回复 -
  • [图片] 知名品牌德国大众是当前拥抱3D打印最积极的汽车企业之一,目前已经在原型开发和设备建设中用到了这项技术。近日,该集团再次向前迈进,宣布会通过旗下的发展和技术规划部门利用3D打印技术来制造经典车型的零部件。 [图片] 这项试点计划对于拥有老款大众汽车的人士来说无疑是福音。要知道随着时代的更迭,这些车几乎都已经停产,零部件当然也就越来越难以获得。但3D打印却可以轻松解决这个问题 — 只要有零部件本身或原始设计图,它就能将它们制造出来,而且速度快、成本低。 计划目前已经启动,而为了验证和测试3D打印的能力,经典大众汽车零部件采购经理Tobias Pape和他的团队已经完成了一个小的尝试,就是3D打印老牌大众汽车Corrado(上图,1988年生产,1995年停产)的齿轮(下图)。 [图片] “制造这个零件是一项真正的挑战,因为它很小,但却十分重要,无论内部还是外部的表面都必须十分细腻,”Pape表示,“不过最终,在多次尝试之后失败之后,我们还是成功了。”

    - 暂无回复 -
  • 试想一下,你身上的某个器官或者组织出现了状况,你正担心能否找到稀缺的捐献器官,这时候,医院用3D打印机 列印出了一个全新的器官移植到你体内,就像换掉一个机器上的老旧零件一样简单… 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以前天马行空般出现在科幻电影中的场景,已不再是天方夜谭,比如3D打印机的出现,就让器官再造成为可能。 [图片] 近年来, 3D生物打印 技术在国内外获得飞速发展,运用 3D打印技术 打印出来的手术模型已经开始在一些医院广泛运用。而用3D生物打印机打印出可与人体兼容的体内植入物,甚至用细胞作为“墨汁”打印出器官的技术也不断取得突破。 2016年年底,广州妇儿医疗中心就接到过一名“皮埃尔罗宾综合征”患者,这是一种先天颌骨畸形导致的罕见疾病,孩子往往很难喂养,严重的可致人死亡,所以手术迫在眉睫。 [图片] 做这种手术需要切开病人骨头,然后把它拉伸,让其回到正常的位置,在哪里切开(截骨的位置),需要拉到什么程度(角度和距离)都有精确的要求,可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为了提高手术效果,医生用生物3D打印技术制作出了患者的颌骨模型,有效提高了手术效率和手术精度。 [图片] 研究表明,3D生物打印的应用主要有三个阶段:体外手术模型、打印可用于植入人体的类器官和组织以及利用细胞打印出活性器官和组织。前两个阶段目前都已实现,也是应用最多的阶段,而利用细胞列印出活性器官和组织目前是难度最大的。 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因为3D打印活体器官是最具挑战意义的,从技术层面来讲,至少需要克服三个挑战: 1、需要解决打印过程中细胞能否存活、能否发育、能否变异甚至肿瘤化的问题。 2、3D生物打印机必须满足生物仿生对制造精度、准确性的极高要求。 3、组织及器官是由多材料及多细胞组成的非均质体系,对制造学要求也极高。 [图片] 目前,科研人员正在加紧攻克技术难题。捷诺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徐铭恩团队自主研发出一台生物材料3D打印机Regenovo,已在这台打印机上成功打印出较小比例的人类耳朵软骨组织、肝脏单元,打印的细胞存活率高达90%以上,可存活4个月。 2016年年底,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研究团队还利用取自恒河猴自体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制备成3D生物打印墨汁,应用自主研发的3D生物血管打印设备构建出具有生物活性的人工血管,并将其置换恒河猴体内一段腹主动脉,实现血管再生。 在国外,3D生物打印研究重镇美国韦克福雷斯特大学团队曾在2006年成功利用细胞扩增技术在体外培植膀胱。2016年2月,该大学的研究团队利用新开发的3D生物打印系统打印出人造耳朵、骨头和肌肉组织,移植到动物身上后都能保持活性。 而徐韬的团队,也用心肌细胞和生物材料模拟打印了动物心脏,发现打印出的心脏还能有节奏地跳动,提示其具备一定的功能;将羊水中提取出来的干细胞进行3D打印,并加入骨系分化因子,获得了活性骨组织。 [图片] 虽然如此,实验室成功不等于产业化成功。医疗产品不像其他东西,必须得保证安全性、有效性,还需要大量的实验验证。据估算,一个不含细胞的用于组织修复的3D打印产品从研发到上市,大致需要5年到6年时间。 3D打印器官还面临一个重要的难题是,现在大多数组织或器官是通过“细胞+粘合剂”混合打印的,但现在无法长时间粘合在一起,且它是否能在人体内顺利发挥功效,还有待考察。而血管和器官组织相比,体积细微且长,呈中空状,还需要承担运输营养及血液的重任,因此打印难度更是加大了不少。 目前,国内外3D打印出的类组织,只是组织结构相似,不具备组织的功能,因为即使是看起来简单的组织,人工再造也面临着巨大挑战。就拿皮肤来说,看起来薄薄的一层,但其功能很多,除了保护身体功能之外,还有感觉、调温、出汗等功能,如果打印出来的皮肤不具备这些功能也是不行的。 总体来看,3D打印的器官安全与否是最需要考虑的问题,试想,不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批准的3D打印器官组织,就算被成功打印出来,又有哪家医院敢用呢?

    - 暂无回复 -
  • 近日,佛山市顺德区智科3D打印数字智造公共实训中心在容桂街道揭牌,该中心由顺德职教促进会、顺德容桂职业技术学校、广东奥基德信机电有限公司、佛山市新鹏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发起成立,占地约2000平方米,有数字化设计中心、FDM 3D打印应用研发等14个一体化实验室训场室,主要用于区域内3D打印数字智造技术工匠培养。 [图片] 公共实训中心创新建设模式 27日下午,在公共实训中心非金属3D打印应用研发工作室内,容桂职业技术学校高一学生小岑站在一台非金属打印机前,一边看着打印机的电脑屏幕,一边在键盘上敲下相关数字指标,而一台覆膜砂材料的模具则在打印机的腔体内“打印”。 小岑说,他在这个中心内,除了要学会现场操作,来自学校和企业的老师还会教授其3D打印产品理论课程、工艺基础、材料基础、3D打印与IT、3D打印模型设计软件等课程,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来掌握3D打印技术,这也为未来就业打下基础。 “作为广东省重点职业学校的容桂职业技术学校,目前拥有涵盖机电、数控、模具、汽修四个专业的大机电和涵盖高星级饭店运营、旅游服务与管理两个专业的大酒管两大专业群,其中不乏广东省重点建设专业。”容桂职业技术学校校长沈云介绍说,实训中心的建立,目的是深化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大力推进校企联合招生(招工)和校企双师制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 据介绍,该实训中心将改革传统单一依靠公共财政收入、公有学校管理的纯消耗型实训中心建设模式,通过利用行业、企业资源、适当整合国有资源,建成集“工匠培养、技能考核、师生实践、技术创新、生产服务”五位于一体的新型混合体制公共实训中心,也可为佛山市中职教师或中小学、职校学生提供系统的教育培训课程与良好的实训环境。 校企共同培育3D技术“工匠” “佛山智造崛起需要工匠精神引领,工匠精神最重要是对精益求精理念与技艺的传承。如何与时俱进培育工匠精神顶尖人才,为此学校创新了‘车间课堂、岗位学徒’的现代人才培育模式。”沈云认为。 广东奥基德信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研发、生产、销售3D打印设备和材料的高薪技术与服务公司,产品主要包括工业级3D打印机、桌面级3D打印机,以及配套的各种金属、非金属等打印材料;同时为全国各地提供专业的服务和系统的行业技术解决方案。广东奥基德信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晓斌认为,公共实训中心通过推进现代学徒制的创新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校企间实现专业合作,开展专业建设、制订人才培养标准和课程标准等,企业也可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开展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并提供齐备的实训车间与实训设备。 容桂总商会会长、广东恒基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志恒也看好该新型培训模式。他所在企业是珠三角地区知名的智能暖通设备制造企业,经过20年发展,恒基业务已开拓至全球,对于技术人才的需求旺盛。早在2008年,恒基便与容桂职校开展校企合作,为生产车间定向培养技工,目前容桂职校的部分毕业生已上岗,并已成为恒基的技术骨干。 “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大潮下,我们也需要大量3D技术智造人才,容桂职校过硬的教学实力,让我们相信可以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深度、共同探路,为推动顺德制造产业转型贡献各自力量。”孙志恒表示。 “这也是职业技术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个很好的个案,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对这个职教项目也非常支持。”容桂街道党工委委员、街道经科局局长冯家擎认为,目前佛山正在大力打造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核心区,3D打印智造公共实训中心在容桂的揭牌,对于培养容桂本土智能制造人才和创新创业资源都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 暂无回复 -
  • 近日,3DFuel推出了一款完全溶于水的3D打印支撑材料Hydro-Support,现在您可在该公司的网站上购买这款线材。2016年,几家线材制造商联合创立了3DFuel这个牌子。 [图片] 虽然市面上已经有几款完全溶于水的3D打印支撑材料,但3DFuel称其产品是迄今为止最好用的一款。例如,PVA通常被用来打印支撑结构,但它的高保水性使打印作业变得更困难。此外,它也很昂贵。 [图片] 用Hydro-Support打印的支撑结构有很高的拉伸强度,其材料性能接近于PLA。这样的特性使其能支撑很大的外悬部分或空腔,以及精细的内部几何形状或用不同的方法制作的核心模具。只用简单地把完成后的3D打印件放入水中,几小时后,您就能用手轻轻地去除Hydro-Support支撑结构。如果是热水,需要的时间更短。如果您不想动手也没问题,材料自己会在24小时内完全溶解。 [图片] 每卷Hydro-Support上有500克的线材,线材直径有1.75毫米和2.85毫米两种,客户可根据具体需要进行选择。每卷的价格为64.99美元,虽然这样的价格相比市场上的其他水溶性材料没有多大竞争优势,但如果它真如3DFuel所说的那样,具有优于PVA的可打印性,那么3DFuel绝对是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开发产品。

    - 暂无回复 -
  • 砂岩是一种沉积岩,主要由砂粒胶结而成,其中砂粒含量大于50%。绝大部分砂岩是由石英或长石组成的,石英和长石是组成地壳最常见的成分。砂岩的颜色和成分有关,可以是任何颜色,最常见的是黄色、红色、棕色、灰色和白色。 有的砂岩可以抵御风化,但又容易切割,所以经常被用于做建筑材料和铺路材料。石英砂岩中的颗粒比较均匀坚硬,所以砂岩也经常被用来做磨削工具。 [图片] 砂岩按其沉积环境可划分为石英砂岩、长石砂岩和岩屑砂岩三大类。砂层和砂岩构成石油、天然气和地下水的主要储集层。 彩色砂岩是一种暖色调的装饰用材,素雅而温馨,协调而不失华贵,在众多的石材中独具一格,被人称为“丽石”。它是一种无光污、无辐射的优质天然石材,对人体无放射性伤害,具有隔音、吸潮、抗破损、户外不风化、不长青苔、易清理等特点。这些优点使得砂岩成为广泛使用的建筑用石材。几百年前用砂岩装饰而成的建筑至今风韵犹存,如巴黎圣母院、罗浮宫、英伦皇宫、美国国会、哈佛大学。 [图片] 近几年,砂岩作为一种天然建筑材料,被追随时尚和自然的建筑设计师推崇,广泛应用在商业和家庭装潢上。 彩色砂岩用于建筑材料的时候,传统工艺会因为切割而产生很多废弃物,比如颗粒很细的彩色砂岩粉末。如果将彩色砂岩粉末都于3D打印技术,将会是一个节约资源而又环保的选择。 i.materialise公司推出的3D打印彩色砂岩材料在表面增加了一层UV树脂的涂层,使得打印出来的物体更加明亮,有一种大理石质感。这种极具光泽的表面可以增强色彩的表现力,对于深色调的效果尤为明显。3D打印彩色砂岩多用于展示人像、卡通人物玩偶、建筑模型及其他室内展示等,使用技术多为3DP(黏合物喷射)技术,将粘黏剂混合注入打印材料粉末中进行凝固成型。 但是,彩色砂岩作为3D打印材料虽然色彩感强,但材质较脆,不利于长期保存。 [图片] 利用砂岩材料打印的玩偶 [图片] 砂岩材料打印的模型 [图片] 砂岩材料打印的飞机模型 建筑编程师迈克尔·汉斯梅尔在过去五年中一直在探索用算法来打造繁复的建筑结构。2013年,他们利用砂岩3D打印机制成了一个作品Digital Grotesque I,又在2017年5月公布了名为DigitalGrotesque II的大型建筑项目,它拥有13亿个独立表面,同样是采用砂岩3D打印机制造而成。这件作品重达7公吨,看上去就像是一个人造洞穴,及其复杂,以至于普通的电脑根本无法在设计过程中对其进行模拟可视化。 [图片] Digital Grotesque II

    - 暂无回复 -
  • 最近爱尔兰科克大学学院的科学家正在进行一项研究测试:重点测试3D打印奶酪在打印过程中是否会对熔化的加工奶酪的质感产生影响。他们开始使用食品级3D打印机打印奶酪,然后将其与传统方法制造的奶酪进行比较。 研究人员在“食品工程学杂志”上发表了研究报告。报告指出:采用增材制造方法制作出的奶酪对乳制品结构性质并未产生影响。 科学家们在两种状态下研究了3D打印奶酪与传统奶酪的区别:一种是已经在3D打印机上打印出的已经熔化,冷却的奶酪样品;一种是一个初始的,未加工的奶酪样品。经过研究对比发现:相对于未加工的奶酪,3D打印奶酪的质感更为柔和,颜色更深一点,熔化时相对流畅一点,其它方面并无区别。

    - 暂无回复 -

温馨提示:未注册aau账号的手机号,登录时将自动注册,且代表您已同意《用户服务协议》

点击换一个验证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登录成功

祝您使用愉快!

倒计时5秒,自动关闭

注册账号

点击换一个验证码
推荐码推荐 其他
您的输入有误 注册
《auu用户协议》
我有账号?

忘记密码

验证成功,重置密码

收起+

一键3D打印
一键3D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