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私信(不得超过120字 /0字) X
确定 取消
  • 1粉丝
  • 0关注
  • 3动态总数
  • 最新加入:设计竞赛
  • 分享商品:3
  • 浏览数量:45160

相册

我的发布的资讯

  • 5月14日,一个名为WNCRYPT的勒索病毒悄然爆发,并在短短时间内迅速感染了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的计算机系统。 WannaCry(想哭,又叫Wanna Decryptor),一种“蠕虫式”的勒索病毒软件,只有3.3MB,由不法分子利用NSA(National Security Agency,美国国家安全局)泄露的危险漏洞“EternalBlue”(永恒之蓝)进行传播。 [图片] 该恶意软件会扫描电脑上的TCP 445端口(Server Message Block/SMB),以类似于蠕虫病毒的方式传播,攻击主机并加密主机上存储的文件,然后要求以比特币的形式支付赎金。勒索金额为300至600美元。 该勒索病毒已经影响到金融、能源、医疗等行业,造成严重的危机管理问题。中国部分Window操作系统用户遭受感染,校园网用户首当其冲,受害严重,大量实验室数据和毕业设计被锁定加密。 勒索病毒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爆发,截止目前,安全业界暂未能有效破除该勒索软件的恶意加密行为。由此可见,此次勒索病毒爆发的顽固性。小编认为或许3D打印能为杜绝这次引发的勒索病毒贡献一份力量。下面随小编一起看看3D打印及其3D打印技术在犯罪领域的有效应用: 警方借3D打印技术顺利逮捕俄亥俄州女尸案的犯罪嫌疑人 [图片] 科学家使用3D打印技术对俄亥俄州发现的一具女尸的面部进行重建。最终,根据面部的信息,警方找到了受害者的家人,并根据其提供的DNA样本确定了部分案件细节信息,并找到了犯罪嫌疑人。 [图片] 香港警方借3D打印技术制作犯罪现场模型 香港警方打算利用3D打印技术在犯罪方面的潜能将罪犯绳之以法,并防止在破案过程中死亡事件的发生。他们将制作犯罪现场的3D打印模型,用于他们的调查,以及法庭调查和审判。 [图片] 3D打印模型提供了清晰可视化的特定情况及其发生环境。3D打印能够比手动制作更快地实现特定位置的架构的详细渲染。此外,允许法官更好地了解犯罪现场的布局、证人的证词,犯罪细节可以很容易地测试和检查。 3D打印在司法领域的应用 英国西约克郡警方(WYP)为他们的Wakefield总部添置了一台DeltaWASP 4070工业级3D打印机。这款机器是知名意大利3D打印机制造商WASP的旗舰产品之一,该打印机将被交给当地警方的地区科学支持单位(SSU)使用。 [图片] 通过3D打印机能完美重现犯罪现场,从而让法官和陪审团直观地了解情况。 怎么样?看了以上这些案例,你是否也觉得3D打印能为这次全面爆发的勒索病毒找到突破口?希望相关的业内人士能够在3D打印的帮助下,还全球人民一个安全、放心、洁净的网络共享环境。 最后附上阻止勒索病毒的方法: 网络安全专家建议,用户要断网开机,即先拔掉网线再开机,这样基本可以避免被勒索软件感染。开机后应尽快想办法打上安全补丁,或安装各家网络安全公司针对此事推出的防御工具,才可以联网。建议尽快备份电脑中的重要文件资料到移动硬盘、U 盘,备份完后脱机保存该磁盘,同时对于不明链接、文件和邮件要提高警惕,加强防范。

    - 暂无回复 -
  • 3D打印技术又称三维打印技术,它无需机械加工或任何模具,就能直接从计算机图形数据中生成任何形状的零件,从而极大地缩短产品的研制周期。这一技术如今在多个领域得到应用,人们用它来制造服装、建筑模型、汽车、甜品等。 在多数人的眼里,3D打印机如同豪华超跑般的存在,确实,目前市面上多数3D打印机,不仅功能单一,价格十分的高昂,不是一般家庭能够轻易接触到的高科技产品。但其实,跟物联网一样,3D打印作为二十一世纪最为重要的高新技术之一,具有其鲜明的工具属性。只是大多数人并未真正掌握其性能。 目前,3D打印技术已在不少领域有了良好的应用与发展,海、陆、空三方面现在都已将其引入产品研发与生产环节,内容不仅涵盖航空航天器材,还有医学医疗极其需要精细工艺的领域。对于制造业来说,运用3D打印机来制造生产部件,不仅能够缩短传统的生产时间,还能够最大限度的保障产品的精细程度与质量安全。 [图片] 对创想三维来说,3D打印机绝不仅仅只是在制造业上应用的高科技工具,同时,它也能够如普通的生活用品一般飞入寻常的百姓家。有了明确的目标,创想三维在研发与生产过程中,十分注重3D打印机的实用性,同时严格的控制成本,让大众可以轻而易举的得到原本认为遥不可及的高科技产品,而CR-2020云智能3D打印机正是这样一台众望所归的智能产品。 3D打印,听起来那么高科技的名字学起来会不会复杂?针对这个问题,创想三维去难就简,历时10000多个小时,8次改版,由12位资深工程师历经16个月的潜心钻研,研发出了一款云智能3D打印机CR-2020。CR-2020 3D打印机是一台FDM桌面级3D打印机,比之前的产品更加注重用户体验,在功能和易用性上都有很大的提升,保证用户的使用便捷度。现在的CR-2020 3D打印机不仅操作简便、功能齐全,出料和打印质量更加的稳定,并且拥有超高的性价比,哪怕是普通的家庭都能够承受。而初学者更能够像小时候上电脑课使用电脑一样,使用非常简单的3D打印技术。 [图片] CR-2020 3D打印机的机身,采用一体式金属架构,耐用性非一般机器能比,更高的精准度,更少的部件,更简洁的设计让机器更稳固,经久耐用。独特的自动进退料系统,易于使用;螺丝固定的喷头套件,实现快速更换;该机还可以自动关机,同时关闭喷头,热床。自动调平告别繁杂:现在只需在触摸屏上轻触按键,打印机的平衡计算系统就会立即启动,通过4点触碰最快自动实现调平,让您的创作无后顾之忧。 [图片] 这款云智能3D打印机,价格比许多消费级3D打印机都要便宜,与此同时,这款3D打印机还提供了一些工业级的功能和全新的技术创新,比如APP监控,无线3D打印等优势,为CR-2020增色不少。 随着智能制造的飞速发展,“3D打印+”模式还会有更深入更多样的延伸与演化。创想三维,作为中国3D打印领导品牌,将继续关注产品“质”的提升,让科技创新释放更多新动能。

    - 暂无回复 -
  • “中国制造2025”发布后,国内外企业、智库纷纷对此进行关注和研究。他们通过比较“中国制造2025”、美国“再工业化构想”、日本“工业智能化”和德国“工业4.0”之后认为,全球先进制造业正在聚焦3D打印、大数据、机器人等前沿热点,中国在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进程中,需要紧密跟踪借鉴全球制造业前沿热点和发展路径,引导企业适时适度完善和调整发展重点,使“中国制造2025”在全球同类规划中具有竞争力和主动性。 [图片] 3D打印应用到细分产业 “归根结底,先进制造技术使得新设计新材料得以应用。”通用电气公司研究开发中心中国总经理魏斌评价3D打印技术称。最近,欧洲和美国等的制造业联盟机构对发展3D打印细分行业进行了较为明确指向,他们把3D打印技术的市场需求主要定位在医疗和飞机关键小部件的制造上。 对此,中国工程院有关报告指出,3D技术将对智能生产、智能加工和智能设备带来推动作用。我国3D打印技术应该在可穿戴电子设备、可穿戴器件、个性化手术导板以及一些医疗模型等方面有更大的作为。3D技术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黏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尽管最近几年才走入公众视野并引发普遍关注,但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3D打印技术,很早就在医疗行业崭露头角。 [图片] 比利时玛瑞斯三维打印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区总经理凯艾姆·弗朗索瓦表示,仅2013年,该公司就打印了15万个医疗模型,包括个性化手术导板以及一些医疗模型等,目前全球已有1000多万人开始使用定制化的3D打印助听器产品。上海交通大学数字医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授王成焘认为,个体化、精准化、微创化、远程化是21世纪临床医学发展的四大方向,其中,数字技术是主要支撑,3D打印技术是重要内容。 据王成焘介绍,目前3D打印技术在临床医学的应用有三大领域——打模型、助力精准手术、量体个性化种植,接下来的研发方向是软组织系统和组织工程支架的3D打印,同时也对模型的物理性能提出更高需求,如能否打印血管肌肉等。据了解,3D打印技术本质上并不是印刷技术,而是一种制造技术,业内也称其为“增材制造”,与传统制造业通过加工原料最终成型不同,3D打印技术是“无中生有”的制作过程,不仅不受原料几何形状的约束,还几乎不产生废料,能有效节约成本。 [图片] “3D打印技术可以解决很多传统工艺 解决不了的问题。”通用电气公司研究开发中心中国总经理魏斌表示,先进制造业的根本在于先进产品,而生产先进产品必须有先进可靠的加工手段,能够把新型材料加以应用,3D打印技术在制造复杂、个性化产品方面要比传统制造工艺有优势。魏斌举例说,飞机发动机叶片前面的防鸟撞零件形状复杂,加工起来很有难度,但3D打印技术可以实现“一次成型”,不仅提高了制造效率,而且使产品具有机械特质以满足功能需求。 [图片] 当然,3D打印技术的应用与管理也绝不仅仅局限于一台3D打印机,也不是说只要有了机器、模型、好的材料就一定能够生产出好的产品,3D打印行业跟传统制造业一样,也需要工艺流程来进行管理操作,机器只是其中一个环节。尽管3D打印技术日益受到重视,3D打印产业也成为“十大增长最快的工业”之一,但与传统制造业的规模相比,仍然是沧海之一粟。据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统计,直到2013年,全球3D打印市场规模才近40亿美元,还不及一家大型企业一年的产值。 业内人士认为,3D打印技术更适合“制造和销售高利润的产品和服务,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和革命化的体验”,它发展的出路不在于与传统制造业一较高下,而是通过其高度的加工制造柔性与广泛的材料适用性来与传统制造业优势进行互补,以其“精、准、快”的制造特点,促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3D打印技术正成为一场世界性的科技角逐,既为先进制造业发展指明了一条路径,也为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指出一个方向。 [图片] [图片] 大数据+云计算:嵌入生产全过程 美国的“再工业化构想”、日本的“工业智能化”和德国的“工业4.0”都把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嵌入到制造业的生产和服务全过程,其实施的进程和效果已被广泛关注。“多数制造企业所理解的竞争,主要着眼于遇到问题解决问题,这只是看得见的竞争,更聪明的企业已经在努力避免问题上下功夫,这就是看不见的竞争,未来的竞争主要是这个。”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智能维护系统产学合作中心主任李杰说,互联网时代全球制造业格局正在发生改变,大数据技术将扮演重要角色。 大数据是指所涉资料数量巨大,无法通过目前的主流软件在合理时间内撷取、管理、处理,使其成为能够帮助企业经营决策、达成更积极目的的资讯,又称巨量资料。李杰说,信息时代制造业的大数据来源,就是6C:连接(Connection,传感器和网络)、云(Cloud,任何时间及需求的数据)、虚拟网络(Cyber,模式与记忆)、内容(Content,相关性和含义)、社群(Community,分享和交际)与客制化(customization,个性化服务与价值)。 [图片] “大数据技术的最大价值,就是利用上述大数据找出隐性的、还没有发生的问题,然后避免问题发生。”李杰说。据介绍,为防止出现尿布渗漏等质量问题,宝洁公司过去要用相机逐一筛查,找到问题后必须停机,挑出不合格尿布,再重新开机生产。如何让生产线不停机也可以挑出不合格产品?在大数据技术支持下,宝洁公司改变以前发现问题再处理的传统方式,而是通过实时监控尿布生产情况,预先发现不健康状态,并将处于这一状态下的尿布统统去除,保证了生产线连续工作,仅此一项,每年就为宝洁节省4.5亿美元生产成本。 “中国有最大的应用市场,有很多数据,高铁数据,机床数据,生产线数据,如果不能分析,我们就损失掉最大的市场。美国缺乏19万大数据分析工程师,中国缺乏190万。”李杰说。高德纳咨询公司认为,大数据成为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的前提,需要有新的处理模式,这就是云计算(Cloud  Computing)。 [图片] “云计算,用一个简单的词来说,就是网络计算,即计算不需要再围绕CPU转,而是围绕网络转,就像附着在网络上的一层能力,网络延伸哪个地方,你的计算能力就延伸到哪个地方,无处不在。”思科(CISCO)大中华区高级副总裁殷康说。云计算是传统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融合发展的典型产物,它使零碎数据可以变成相关数据,使衰败数据可以变成鲜活数据,通过云计算,共享的软硬件资源和信息可以按需求提供给计算机和其他设备。 \殷康说,云计算使得大数据有了生存空间和价值,有了“从智能走向智慧”的可能性。专家表示,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非常重要,驱动这个融合过程的是两个引擎——纵向上的云计算性能的提高和横向上的产业发展空间的开放。IBM软件集团智慧城市事业部首席架构师朱华宇认为,制造过程中的洞察力有赖于大数据的实时监测和有效预测,而产品优化上的洞察力则还要依靠客户的反馈,所以,对非结构化数据的处理能力,是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制造业需要突破的一个瓶颈。 大数据与云计算的结合,具体到一个企业上,就是促进企业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通过互联网技术消除不对称的商业模式,并且培养制造过程中的洞察力和产品优化上的洞察力。上升到整个制造业层面,大数据与云计算可以为产业带来更高的效益、生产的灵活性与安全性,以及新的创新平台,促进制造业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最终朝着智能制造和云制造方向跨进。 人机共融成新一代机器人发力点 未来机器人不仅能跟人融合,而且还会变得比较便宜。让中小企业用得起机器人,既要灵活,又要便宜,这是目前很难实现的目标,但却是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根据国家部署,我国机器人产业未来十年的发展,将围绕汽车、机械、电子、危险品制造、国防军工、化工、轻工等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以及医疗健康、家庭服务、教育娱乐等服务机器人应用需求,积极研发新产品,促进机器人标准化、模块化发展,扩大市场应用。突破机器人本体、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传感器与驱动器等关键零部件及系统集成设计制造等技术瓶颈。 工业机器人作为自动化技术的集大成者,一直被誉为自动化领域“皇冠上的明珠”。据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天然介绍,工业机器人自诞生以来实现广泛发展,而且还在向其他领域进行技术转移,派生出新的领域,如服务机器人等。据权威机构预测,机器人是未来影响人类工作与生活的关键技术之一,其中,用于增加人的生产能力的工业机器人和用于医疗方面的机器人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图片] 特别是在缓解劳动力不足等问题上,工业机器人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以日本为例,王天然说,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劳动力严重短缺,用了20年时间变成机器人第一大国,而且变成制造强国。进入90年代,亚洲经济快速发展,该区域工业机器人需求量增幅全球最高。目前全球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仍然很广泛,按照工作岗位算,工业机器人只占5.63%。 王天然说,目前,工业机器人已经在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工程机械、轨道交通、低压电器、电力等领域有了较好的应用,而且机器人技术仍在不断提升发展,主要是两个方向:一是在机器人操作能力上追求完美,提升其速度、精度、适应性,扩大应用领域;二是在机器人智能化、网络化上不断努力,提高机器与人的交互能力。 有统计显示,从1990年到2000年,工业机器人定位精度提高了61%,平均无故障时间增加了137%,价格差不多降了一半。据日本预测,到2030年,机器人重复定位精度将会翻一番,绝对定位精度将提高一个数量级。“现在教机器人怎么干活的办法很笨,人要拿着示教器,一步一步教机器人怎么操作,机器人跟着周而复始重复操作,不能挪地方换产品,否则还要再教一遍。”王天然说,现在的努力方向是把机器人变成生产过程当中的一个部件,即插即用。 目前,机器人应用领域正在扩大。据了解,日本在人形机器人研发方面正在取得一些突破。日本大阪大学国际电信基础技术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西尾修一说,这种机器人看起来和人形差不多,可由操作员进行远程控制,实现机器人与用户之间的自如交流。“人机共融是新一代机器人的本质特征,是国际机器人界努力的主要方向。”王天然说,以工业机器人为例,就是机器人今后跟人在同一自然空间工作,可以配合人的需求,学习人的技能,“将来机器人能够像徒弟一样跟着师傅干活,向师傅学习,人与机器人的关系,也将从主仆关系变成合作关系”。 近年来,随着我国有效劳动力逐年减少、人力成本不断上升,对机器人的需求快速增长。据统计,2013年中国机器人销量3.6万台,比2012年增长41%,超过日本,成为世界机器人的第一大市场。国际机器人联合会预测,中国将在2017年拥有40万台工业机器人,达到历史最高值。”按每台机器人售价25万元,年销量3.6万台,每台完成4倍于售价的应用工程,国内市场每年就是几百个亿的规模。”王天然说,开放的市场将吸引全球机器人制造商,市场竞争将不断加剧。

    - 暂无回复 -
  • 近日,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3D打印团队,在新加坡2017第5届国际3D打印大赛中,与来自世界各国的60多支代表队经过激烈竞争,凭借中国风作品“祥云钟”获得了大赛最高奖,引起了广泛关注。3D打印究竟有多神奇?“津云”-前沿新闻记者就带大家一起去揭秘这个“国际3D打印最高奖”。 3D打印门槛不高 难点在于设计 [图片] 获得国际3D打印大奖的“祥云钟” 5月16日,“津云”-前沿新闻记者来到了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见到了获得国际3D打印大奖的作品-“祥云钟”。其红白相间的圆形外观,周边配以祥云纹饰,整个作品散发着浓浓的中国风特色。虽然说它是打印出来的钟表,但却依然保留了钟表的走时功能。同时,因为采用的是ABS(树脂)材料,所以在重量上也十分轻巧。 看到这件精美的作品,也许会让你认为3D打印是一项离我们很遥远的技术。据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3D打印团队指导教师石路晶介绍:“3D打印基本的入门门槛还不算高,只要你有一台3D打印的设备和一台电脑,在网上下载一些成品模型,导入软件设置好参数后,就可以进行最初级的3D打印制作。但要想制作像“机械兽”这类比较复杂的作品,那肯定是要下一番功夫的。” [图片] 指导教师石路晶接受采访 从制作流程上来讲,3D打印可以简单概括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是绘制3D打印的模型,第二步是调整参数开始打印,第三步是移出作品后期加工。这三步中,最难的要数第一步:绘制3D模型。考虑到初学者很难在短时间内熟练掌握这项技术,因此石路晶建议初学者从打印成品模型开始入门,逐渐熟悉后再进行个性创造。 获奖选手均为大一新生 接触3D打印仅半年 此次参赛新加坡国际3D打印大赛的作品,要求必须为原创,全过程3D打印成型。所以在三月份开始准备这项比赛时,石路晶带领的3D打印团队就一直在思考,到底选择怎样的作品参加这次角逐?经过反复的讨论后,最终确定了“祥云钟”这个很有代表性的作品。 [图片] 团队成员展示3D打印的成品 [图片] 团队成员讲解激光雕刻原理 石路晶告诉“津云”-前沿新闻记者,之所以选择用它参赛,是觉得它具有十分浓郁的中国特色。其中的祥云纹饰,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传达了热情喜庆、祥和内在的文化内涵。而表盘的设计,则打破了常规的数字计时,用中国古代代表时间的地支表示,分别对应着十二个生肖。上面的时针变形为盘状,为了可以清楚地看到后面的时间,所以采用了镂空的设计,完美体现了中国古代计时方式和现代技术的融合。 这个惊艳作品来自于一个非常年轻的创作团队。据了解,此次参赛的团队由6位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的学生组成,分别是庞典、卢晓宇、李鹏辉、钱鹏运、汪伟和杨博伦。他们均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大一学生。从去年10月份参加3D打印社团到现在,接触3D打印也仅有半年多的时间。 [图片] 3D打印机械兽 “津云”-前沿新闻记者在实际操作训练室中看到,桌子上摆放的一些卡通玩偶、中式建筑、齿轮球、校园模型等,都是由学生们制作出来的。在这些作品中,有一次成型的,还有需要分别组合打印的,难度不一。比如构造比较复杂的“机械兽”,就是一些大一的同学,利用每晚的课余时间,通过一点点的学习,最后用了一个学期制作完成的。 [图片] 3D打印一体灯罩 据悉,3D打印的作品,除了具有观赏性和艺术性之外,其实它还有很强的实用性。就拿简单的平面照片来说,经过3D打印机打印后,会变成一个凹凸不平的立体作品。以此类推,如果你想制作一个专属的灯罩,只需要选择四张照片,通过软件就可以合成。 敢于创新永不止步 研发“巧克力3D打印机” 当前,3D打印的发展正呈现多元化的势头。团队里有人对原创3D模型感兴趣,而还有一批学生却对打印机爱不释手,软件和硬件都备受关注。当下,同学们开动脑筋,利用课堂所学,又开始研制起了3D打印机。画图纸、买材料、深加工、做测试、找问题、再修改……完全原创发明的3D打印机,也正在这一次次的尝试中逐渐成型。 [图片] 3D巧克力打印机 [图片] 3D巧克力打印机制出成品 发明创造是没有边界的,如果你认为一群学生研制打印机,已经让你有些吃惊。那么,以巧克力为原材料,可以打印出3D立体效果巧克力小物件的技术,也许会让你更加拍手称赞。据悉,目前这款设备仍然处于团队试验阶段,同学们敢想敢做,勇于实践的精神,得到了学校和社会人士的认可和鼓励。前沿君觉得,也许未来的大国工匠,就会在这样一批批的优秀实践者中诞生吧!

    - 暂无回复 -
  • [图片] 德国联邦铁路公司(DB)是目前拥抱3D打印技术的最大牌铁路企业之一,迄今为止已经利拥3D打印机生产了近1000个火车备用零部件。近日获悉,该公司正在逐步扩大这种应用。所以到今年年年底,他们3D打印的火车零部件数量便有望增加1倍。而到2018年底,这个数字更是有望达到15000。 [图片] 很显然,这是因为DB充分认识到了3D打印技术的好处。“为了更好地维修和维护火车,我们需要最快速的备用零部件供应,而3D打印正是可以做到这点的最佳工具。更棒的是,它还比传统工艺更灵活、更经济。”DB列车维护部门首席执行官Uwe Fresenborg表示。 [图片] 同时,据DB项目负责人Stefanie Brickwede介绍,3D打印还有效帮助他们解决了老旧零部件的短缺问题。“大部分我们正在打印的零部件都是老旧的。对于它们,我们一般很难搞到3D设计文件,只能得到2D图纸,而且还是在运气好的情况下。不过现在,借助扫描和测量等方式,这个问题已经彻底解决了。” DB最先3D打印出的火车零部件是衣服钩。随后,他们又陆续打印出了连接盒、散热器风扇浆液、防尘盖,以及摇杆等其它零部件,而它们均已得到了成功应用。 [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零部件起初都是采用塑料材料打印的。但现在,随着DB引进了更新的粉末打印技术,它们中的相当一部分将会改用性能更好的金属材料制造。不过,为确保最终的效果,DB还是会在实际安装之前对它们进行严格的评估。 除了制造火车零部件,DB还在积极探索3D打印的其它潜在应用,比如制造盲文标志(下图)。这项尝试目前已经开始在柏林Main站实际测试了。 目前,DB已经为他们的3D打印项目配备了7名全职员工。这些人从事的工作各不相同,有长途客/货运,也有基础设施和物流。另外,还有40名拥有其它特长的非全职员工也参与到了这个项目当中。

    - 暂无回复 -
  • [图片] 近日,有消息传来,俄罗斯的科学家正在研究该国首个大幅面金属3D打印机,主要参与成员托木斯克电子技术公司(TETA)主席Grigory V. Semyonov在一次增材制造会议上发表了题为“电子束系统6Е250在日益增长的3D打印金属制品中的应用”。 据报道,TETA的电子束3D打印机的构建体积达3立方米,可以造出重达1吨的物体,使用像钛、钽、钨等的难熔金属。Semyonov表示,电子束的优点在于,其过程处于真空状态,排除氧化,可以将材料、创建项目和特定的控制内部结构结合起来。 像我们所熟知的,大幅面金属3D打印机常用于太空制造,维珍银河公司使用DMG MORI混合增材制造系统和 Blue Origin,亚马逊CEO Jeff Bezos私人运营航天公司使用了Sciaky, Blue Origin董事长认为和传统铸造相比,3D打印部件具有明显优势,尤其是3D打印3个月可以做出来的东西,传统方法起码要一年。 [图片] 使用一个Arcam电子束熔炼系统,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已经发送3 d打印部件到木星上 TASS表示会将大幅面金属用于俄罗斯航空航天和国防工业,“以前我们在这方面很弱,托木斯克设备填补了这个空缺。” 这项研究的合作方包括Energiya Rocket 公司,Space公司(俄罗斯联邦航天局的一部分),TETA,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校的力量物理学和材料科学研究所以及托木斯克理工大学。

    - 暂无回复 -
  • 据英国广播公司5月16日报道,印度一名18岁少年设计制造了世界上最轻的卫星,命名KalamSat,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计划于6月将其发射升空并送入轨道。 印度青少年Rifath Sharook开发的这个卫星重64克,并在NASA和教育机构idoodle举办的“Cubes in Space”比赛中荣获冠军。 [图片] Rifath Sharook表示,“该卫星的主要目的是展示碳纤维3D打印技术的表现。该卫星在发射后将进入亚轨道飞行,整个任务时长4小时。在这段时间内,卫星将在太空微重力环境中运行12分钟。” 他补充道:“该卫星搭载了新型机载电脑和8个印度原产的内置传感器,可检测地球的加速度、自传和磁场。”该卫星名为KalamSat,是以印度前总统、航天先驱阿布杜尔∙卡拉姆的名字命名的。 [图片] Rifath来自印度泰米尔纳德邦的一个小镇,目前是印度金奈印度Space Kidz的首席科学家,该组织致力于为印度儿童和青少年推广科学和教育。

    - 暂无回复 -
  • [图片] 3D打印技术发展至今已经有一段时间,除了球鞋、雕塑等等产品,现在还有 3D 打印牛排和香肠。吃不,端上饭桌你吃不?据悉,澳大利亚肉类和牲畜业协会 MLA 日前新推出了一款 3D 打印的牛肉产品,该协会用一台 3D 打印机器,以液体肉汁作为墨水,“打印”出了不同形状的肉类。 [图片] (这是一块肉) 该协会认为,3D 打印肉类一方面可以利用上肉类产品在切割或加工过程的副产物,进一步提升肉类生产的价值;另一方面,3D 打印出的肉类在形态上看上去和普通肉品没有差别,但却更柔软,更适合有吞咽或咀嚼困难的人群食用。 而往远了想,该协会也认为,等技术更加完善且机器价格变得便宜,3D 打印食品机会像微波炉一样的走进寻常人家的厨房里,成为家庭制作日常食物的一个工具,比如说,把液体牛肉或蔬菜汁墨水盒放进机器里,妈妈就能给孩子做出各种形状的有趣食物。 [图片] 3D 打 印食品对一些特殊人群是有帮助的,比如说老年人。目前,在德国就有超过 1000 家的养老院为居住者提供 3D 打印的肉类产品,因为这类肉类食品更容 易咀嚼和消化,也可以根据个体的实际需求添加其他营养剂。当然最重要的是,有了 3D 打印,老年人同样也可以通过肉类食品来补充蛋白质和所需营养,而不 会因为无法咀嚼失去了品尝肉类的机会。 而对于快餐行业来说,由于 3D 打印可以利用上肉类生产加工过程的“边角料”,食品价格会更便宜,这对快餐行业的的利润提升也有很大的帮助。 [图片] MLA 协会成员也指出,3D 打印肉类并非要取代现有的香肠和牛排,他们更倾向于告诉人们,在某些情况下,3D 食物同样是可取的。当然,不知道有多少人愿意吃从机器里“打印”出来的奇形怪状的肉呢?

    - 暂无回复 -
  • 回顾近年来涌现的各项新科技的进步历程会发现,各项技术很少画地为牢、单打独斗,两项甚至多项技术的融合发展是一个普遍趋势。在这些跨领域的合作中,机器人与3D打印的频频携手创出了众多硕果,可以说是相互成就、获得双赢的技术范例。 [图片] 近年来,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3D打印等高新科技迅速涌现且飞快发展。回顾这些新科技的进步历程会发现,各项技术很 少画地为牢、单打独斗,两项甚至多项技术的融合发展是一个普遍趋势。在这些跨领域的合作中,机器人与3D打印的频频携手创出了众多硕果,可以说是相互成 就、获得双赢的技术范例。 3D打印之于机器人:创造者,守护者 通过了解诸多3D打印+机器人的科研成果,你会发现,3D打印与机器人很多时候像是“母子”关系,3D打印创造出机器人并守护它,而机器人则能“反哺”3D打印。让我们先来看看3D打印是如何扮演机器人的创造者、守护者角色的。 上个月,日本鸟取县医疗风险投资公司TmsukR&DInc.与鸟取大学医院联手创造出一种名为Mikoto的3D打印机器人,专门用于帮助培训年轻医生、医学生和紧急护理人员。研究人员之所以运用3D打印技术来制作这款医疗模拟机器人,也是看中了3D打印技术的高度仿真能力,而这对于医学生的培训而言无疑大有裨益。遍览国内外科学界,用3D打印制作机器人的技术可谓不胜枚举。 同样在今年4月,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研发了一种可用于3D打印的新型软材料。这种材料不仅可以提高机器人的使 用安全性和动作的精确性,还可以延长无人机、手机、头盔、运动鞋等的使用寿命。有了这种“皮肤”,机器人着陆的精准度将提高近4倍。类似的减震器可以用于 亚马逊和谷歌等制作的配送机器人。 机器人对3D打印的“反哺” 3D打印对机器人制造和养护贡献巨大,相应地,机器人也“反哺”了它的创造者与守护者——机器人的操作提高了3D打印的效率。 3D打印虽然在物品制造方面无所不能,但是在打印过程中消耗了不少人力,比如打印出零件后,需要用人工进行打磨、钻孔、修剪等,仍然耗费着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成为3D打印与自动化生产的一大阻力。而美国智能家电供应商iRobot似乎已经解决了这一问题,该公司申请了一个叫做“全自动化机器人3D打印机(fullyautomatedrobotic3Dprinter)”的专利,在不需要耗费人力的情况下可以完成零件的打印。 另一个典例来自于德国的KUKA。利用KUKA公司制造的机器人手臂作为3D打印头,可在空间中沿不同路径3D打印曲线。其中,打印工具头采用了灵活可变的机械设计,共4个打印喷头,其中3个喷头可以有规律地一张一合,从而改变3D打印过程中线材定型时的截面形状,形成与蛛丝类似的具有结构强度的线材。 无论是3D打印制造机器人,还是机器人操作3D打印,这些技术融合都带来了优势互补、功能增强的良好效果。随着科技工作者的进一步研究,更多的3D打印+机器人的新方法、新产品会被开发出来并走进人们的生活。我们期待着更多高新技术携手合作创出的硕果。

    - 暂无回复 -
  • [图片] Thales Alenia Space是太空3D打印领域的主要公司之一,它已经将超过400个具有不同功能的3D打印金属和塑料部件送入轨道。该公司近日又透露了一个好消息,其最大的一个3D打印部件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完成。 据悉,这个部件是即将发射的一颗电信卫星的双天线支架,尺寸为480毫米 x 378毫米 x 364毫米。虽然TAS公司并未透露有关它的更多信息,但小编认为,它会采用的制造技术很可能是粉床激光烧结(LS),材料则很可能是AISi7Mg合金,因为该公司之前打印过的最大航天器部件就是这样制造的。 [图片] 这两个天线是2016年中旬使用Concept Laser的Xline 1000R激光金属打印机(下图)制造的,用于韩国通信卫星Koreasat 5A和 Koreasat-7,尺寸为450毫米 × 205毫米 × 390毫米,重1.13公斤。 [图片] 事实上,自从2015年4月3D打印了首个卫星部件后,TAS公司就对这种方式“上瘾”了,为后来的几乎每一颗卫星都安装了3D打印的部件。比如其Telkom 3S、SGDC和KOREASAT-7卫星上的79个金属部件就全部是采用激光熔融技术打印而成的。不过现在,该公司已经开始了更高级的探索,正在尝试将机械、热和射频等功能集成到单一部件上。虽然这个过程困难重重,但他们相信,随着3D打印技术的进步,这个目标用不了多久就能实现。

    - 暂无回复 -

温馨提示:未注册aau账号的手机号,登录时将自动注册,且代表您已同意《用户服务协议》

点击换一个验证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登录成功

祝您使用愉快!

倒计时5秒,自动关闭

注册账号

点击换一个验证码
推荐码推荐 其他
您的输入有误 注册
《auu用户协议》
我有账号?

忘记密码

验证成功,重置密码

收起+

一键3D打印
一键3D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