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私信(不得超过120字 /0字) X
确定 取消
  • 1粉丝
  • 0关注
  • 3动态总数
  • 最新加入:设计竞赛
  • 分享商品:3
  • 浏览数量:45289

相册

我的发布的资讯

  • 自概念出现至今,3D打印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所知晓。如今,世界上许多国家已经将3D打印产业视为布局的重中之重,并从资金、政策等角度对3D打印产业的发展予以大力支持。在诸多国家的共同倡导下和大力推动下,3D打印前沿技术研发速度不断加快,热点应用争相涌现。[图片]我国作为世界经济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年来对3D打印产业的发展都十分重视。尤其是在2017-2018年期间,多项扶持3D打印产业发展的政策密集出台,从发展目标、行业标准、财政扶持、重大项目立项等多个层面给予支持,这为3D打印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从区域分布来看,我国3D打印产业集聚态势较为明显,目前已基本形成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为核心,以中西部部分地区为纽带的产业空间发展格局。其中,北京、浙江、陕西、广东等省份产业发展的速度较快,这些地区的一些企业在前沿技术研发和新款产品制造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近几年,我国3D打印市场整体呈现出稳中向好的态势,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到3D打印领域,并希望在整个3D打印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目前,国内外3D打印市场的知名品牌包括联泰、EOS、华曙、铂力特、3D Systems、GE、惠普等。在众多企业的共同促进下,3D打印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不断加快,产品的功能也日益完善。2019年,是3D打印产业发展极为关键的一年。在新年伊始之际,许多市场调研机构就对整个3D打印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细致分析,并对3D打印产业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的走向进行了预测。有业内人士表示:随着航空航天、汽车、航海、核工业以及医疗器械等领域对3D打印的需求日益旺盛,工业3D打印将成为整个产业发展的一大主流方向。就航空航天而言,依靠传统的制造工艺来研制飞机机翼、发动机等设备往往耗时费力,而采用3D打印技术后,飞机零部件的设计及修改变得更加方便。与此同时,在飞机零部件制造精度、强度等方面,借助3D打印也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在汽车制造领域,3D打印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今,不仅汽车零部件可以依靠3D打印来进行设计和制造,就连汽车挂件、内饰等也可以借助3D打印来制造。对于一些追求前卫和时尚的消费者来说,3D打印无疑能较好的满足其实际需要,并帮助其实现自身的创意和构想。为了制造出各具特色的3D打印汽车内饰、零部件等产品,除了需要运用3D打印前沿制造技术外,还需要运用现代化3D打印机等设备。今后,随着航空航天、国防军工、汽车制造等行业的迅速发展,相关行业发展对于工业级3D打印机的需求量也将进一步增多。据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全球工业级3D打印机的出货量增长了22%,其中塑料级3D打印机的出货量增长18%,以惠普和Carbon的增长为主导;而以GE和EOS领导的以金属为主的工业3D打印机出货量增长了30%。为更好的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今后3D打印服务提供商将积极革新3D打印产品的制造工艺,并加快将3D打印前沿技术应用于工业产品的制造过程之中。与此同时,常规工业加工方式可能会被3D打印等较有代表性的制造技术所取代。基于环保、安全、高效、快速成型等方面的优势,3D打印在工业领域将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空间。在工业4.0的大背景以及各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预计未来十年,全球3D打印产业将仍处于高速增长期。据IDC预测,2020年全球3D打印产业产值将达289亿美元。我国作为全球3D打印产业的大力推动者,将在3D打印专业人才培养、行业标准制定、前沿技术研发等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展望未来,大到飞机、汽车,小到玩具、义齿,3D打印的产品类型将越来越多样,这些产品将以精美的外观设计和较为齐全的功能,带给人们全新的视听感受。在个性化定制方面,3D打印也将给人们带来更多惊喜。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

    - 暂无回复 -
  • [图片]前不久,一台3D打印手术登上热搜:江苏淮安一名男子患口腔癌,就诊发现颌骨的肿瘤已侵犯整个下颌骨必须切除,医生根据3D打印的下颌骨模型,对腿部腓骨进行截骨、塑形、完成下颌骨重建。对于3D打印来说,3D打印技术发端于1892年,我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于2012年成立,但是到今天,3D打印应用于依然被当做新奇事物被报道,这说明产品还未实现大规模的临床应用。其实,在2017年,十二部委就联合制定《增材制造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其中将“3D打印+医疗”内容列为重点任务之一。《计划》中指出:针对医疗领域个性化医疗器械(含医用非医疗器械)、康复器械、植入物、软组织修复、新药开发等需求,推动完善个性化医用增材制造产品在分类、临床检验、注册、市场准入等方面的政策法规,研究确定医用增材制造产品及服务的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和医保支持标准。其中还提到行业应用显著深化,推动增材制造在航空、航天、船舶、汽车、医疗、文化、教育等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在动脉网盘点的国外3D打印发展过程中,我们发现在3D打印应用医疗的领域中,萌芽期的产品还在萌芽,过热期的产品也没有如预期般迎来成熟。3D打印植入物也没有迎来过热期,而是相对平缓地。在上篇中,动脉网简单介绍了目前3D打印在医疗领域应用的部分产品。那么在国内,3D打印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在近两年来取得了哪些突破。首先从动脉网数据库所统计的数据来看,国内外涉及3D打印的企业一共有78家。其中涉及口腔类3D打印企业共20家;骨科植入物企业14家;生物组织5家。而从融资数据来看,除去未公开的融资数据,A轮的企业有10家,IPO的企业主大部分是在发展3D打印业务前就以已上市。2018年共有13次融资,在2015年这个数字是18次。由于建库时间有限,项目未能完全收录,部分公司业务类别判断具有一定主观性,仅供参考。赛伯乐松石投资管理合伙人郭利冰告诉动脉网:“3D打印医疗应用整个市场趋于理性。初期涌现的大量企业,大部分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有些企业自身都具备了造血能力。”在方向逐渐明朗,市场逐渐冷静环境下,接下来跑出来的项目一定将技术突破和市场需求结合。动脉网数据库得出的数据显示,3D打印医疗应用产品中,骨科是热门领域。3D打印在骨科前景较大,一是行业不确定还存在,有突破空间,不像齿科应用市场比较成熟,也不像生物组织打印一样技术还未完备。其二市场体量也较大。但是离大规模临床应用,还有很多障碍。动脉网采访了几位3D打印骨科植入物方面的研究者、从业者和投资人,希望厘清行业发展共同的壁垒,回望这些年来的成就。骨科植入物:审批成为最后门槛在3D打印骨科植入物方面,CFDA批准产品都有爱康医疗与北医三院合作的3D打印髋臼杯、3D打印人工椎体、3D打印脊柱椎间融合器。3D打印在骨科领域的应用,可以分为术前、术中两个部分。术前的应用可以利用CT、MR数据建立三维模型后,打印3D打印术前模型以及3D打印手术导板。而3D打印手术导板则可以帮助医生在手术中可以快速确定髋臼的定位、磨锉的大小、深度、角度以及髋臼螺钉入钉位置、角度、长度等,实现精确手术方案。而术中的应用来说,主要是个性化的骨科植入物。骨科植入物方面,现有的解决方案有三种:自体骨移植、异体骨移植、金属移植物。自体骨移植数量有限,且会增加创伤;而异体骨移植包括牛、猪骨,容易引起免疫反应。3D打印的金属材料植入物,可以做到形成多孔的结构,也就是说可以模仿人体骨小梁的组织。让更多地骨组织可以长入其中,另一方面,3D打印的骨组织也可以做到个性化定制。“3D打印物有一个好处就是配合结构形状进行定制,对于自体骨移植来说,假如取腓骨补下颌骨,两者就不一样。而异体骨移植首先需要灭活,有一定免疫排斥风险。”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白雪岭告诉动脉网。从市场规模和反应来看,骨科植入物同样值得期待。每年在我国有超过100万有骨科植入物的需求。例如企业爱康医疗、春立医疗,年收入都超过亿元。并且保持超过50%的增长率。两家也都布局了3D打印人工关节,其中爱康医疗还与GE展开合作;春立医疗则是和惠普医疗合作。爱康医疗被称为3D打印第一股,但是总的来看目前爱康医疗主要收入还是来自常规的膝关节、髋关节置换产品。2017年,常规产品占到销售收入的87.4%;而3D打印的髋关节、脊柱置换产品销售收入占比9%,收入达到3.34千万。而2018年公布的年中报显示,爱康医疗3D打印骨科植入物产品业务增速达到178.6%。2018年上半年3D打印产品销售收入就已达到27.2百万。这个数据以及增速足以说明,3D打印在骨科植入物方面拥有的市场潜力。标准缺失,产品认证成最大难题但是目前来说,行业内共同面对的问题,不在于技术难题而是审批之路,以及目前还没有先行的标准规范。“目前国内研究骨科植入的有很多机构,产品基本上都能满足临床需求,但是卡在审批这个流程可能需要三年左右的周期。”一位业内人士说道。“我们在基础研究领域做了很多年,但是在从基础研究转化为临床过程中,审批和认证标准比较模糊和缺失,有了框架之后没有细则,这是一个很困惑的过程。当然这其中肯定也是技术和政策相辅相成的过程,政策有了明确,技术却没有突破也是不行的。我们在人体骨骼的生理结构量化方面做了很多基础研究,但是在转化过程中就遇到没有标准的问题,后来2018年有一个相关文件,我们就马上进入了临床,所以我认为获得认证过程是较难的一点。”艾科赛龙创始人赵小文告诉动脉网。不过这个困扰3D行业发展的老大难问题也在逐步得到解决。前不久,NMPA发布关于组建人工智能等3个医疗器械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的公示,其中包括医用增材制造技术医疗器械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组建方案。相信不久之后标准就会出台。动脉网统计了来自动脉网数据库中3D打印医疗企业的布局,和国外布局一样,骨科领域的3D打印企业分布较多的领域。比起FDA目前在骨科植入物方面已经批准了超过30多种产品来说,CFDA审批速度较慢。但是正如《计划》汇总指出的一样,其它还有很多需要政策指引的文件,包括推动完善个性化医用增材制造产品在分类、临床检验、注册、市场准入等方面的政策法规,研究确定医用增材制造产品及服务的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和医保支持标准等等。产业链初步完善,还有突破空间除了政策标准的引导外,骨科植入物产业想要成熟,另外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则是产业链。而增材制造的产业链,在《增材制造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提到:生态体系基本完善。培育形成从材料、工艺、软件、核心器件到装备的完整增材制造产业链,涵盖计量、标准、检测、认证等在内的增材制造生态体系。建成一批公共服务平台,形成若干产业集聚区。在医疗器械增材制造中产业链中薄弱的一环在那里?业内人士也都表示,这两年产业链上下游中有很多进步,尤其是在打印机上。“这两年在设备和材料上基本上问题不大,我记得2014年的时候,我们国家3D打印的标准产品,更别提个性化打印。那个时候国外已经有了几十件。但是现在15年后,我们就有了3D打印标准件产品。国外的产品已经很丰富,每年都有通过FDA审批的产品,这也证明了这个产业前景是可观的。”赵小文对动脉网表示。这也反映出和国外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郭利冰告诉动脉网:“硬件上比如打印机的喷头。喷头是一个关键技术,不管是腊、树脂还是金属材料对于喷头的要求都很高。它的速度需要非常快,喷嘴里面的直径要达到微米级别。这就是我们国内做不出的。”而这种核心高端研发的缺位,跟大量创业者进争相研发同质化的产品也有关系。在设备和材料上有很多人关注,但是在软件环节,比如一个植入物在成型之前的设计,如何设计更符合人体需求是比较缺乏的。一位投资人对动脉网表示:“系统来讲,大家做的同质化的东西较多,说桌面机的时候恨不得几百家都在桌面机,但是更高端的东西就没人做了。但是这个方面投入较大。”3D打印行业目前可以说不是最大的风口,正如动脉网数据库中统计的数据反映一般,大部分企业还停留在早期融资。市场上也出现了在某些突出的龙头企业,但是这不意味着机会的减少,从目前情况来看,无论是在硬件还是软件上都有突破的空间。成本不会高于现有产品,医生患者接受度将成为接下来难题而在产业链下游实现临床应用,也必将直面产品成本问题,3D打印的骨科植入物未来在价格上是否在可负担范围内,患者可及性有多大同样会成为临床应用的门槛。目前来说患者想要获得3D打印产品植入物,以爱康医疗通过CFDA认证的产品为例,要和个性化3D精确构建技术解决方案(「3D ACT解決方案」)配合使用。该解決方案可以帮助外科医生模拟和规划手术,简化手术过程,提供个性化手术器械及手术前选定植入物。整体解决方案也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渗透医院。从成本上看。3D打印植入物价格是否会高于现有产品很多呢?多位采访对象都向记者表示,3D打印植入物价格应该不会高于现有植入物。一位业内人士表示:“3D打印的产品整体不会高于现有的产品,也就是不会给患者造成高额的负担。因为在以往的骨科耗材中利润率是非常高,3D打印生产的植入物在成本上不是一个劣势。”3D打印能够以成本更低、更高效的方式提供更好的医疗体验,无论是不是在风口上,在未来它都将在医疗应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除了骨科植入物,3D打印生物组织用于临床实验,药物的临床仿真;3D打印作为一个工具,用于某些康复领域,例如和机器人同样值得期待。

    - 暂无回复 -
  • 3月中旬,家住郴州市临武县林某务农时不慎从高处坠落,骨盆严重骨折。后辗转多家医院来到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该院骨科二区何波涌与医院3D打印中心合作,为他复制了一个1:1的骨盆模型。骨盆碎片怎么重建位置,钢板啥形状,螺钉长度该多长……这些从前需要在手术中根据现实情况才能确定的事儿,都在3D打印的模拟骨盆上进行了反复模拟。[图片]3月21日,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二区何波涌成功为林某实施了手术,原需近6个小时的手术3个小时就完成了,恢复期也提前了一两个月。66岁的林某因从高处坠落致骨盆多发性骨折,髂骨、坐骨、髋臼等多部位粉碎性骨折,入院时患者出现髋部剧痛合并低血容量性休克症状,病情危重。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二区组织全科进行病例讨论,认为林某病情虽明确,但髋臼骨折情况非常严重和复杂,若不能获得及时正确的治疗,则致残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极高。经全科仔细分析和严密论证,最终决定应用目前最先进的3D打印技术协作完成手术,并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治疗方案及手术预案。于是,一场“化腐朽为神奇”的术前准备工作紧锣密鼓地在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3D打印中心进行着。林某经行髋臼CT平扫+三维重建后,数据被收集于计算机上进行3D建模,后将模型数据信息传输至3D打印机,髋臼部位的仿真模型被按照1:1的比例打印出来,受伤的“骨骼”便真实呈现在医患双方眼前,医生可以更精确地观察病损部位的细微情况,患者和家属能更直观地了解自身伤情,医患沟通由以往的被动式治疗,转变为医患双方双向互动式诊疗。3月21日,经过一周准备后,手术顺利进行,何波涌团队按术前演练进行实际手术骨折复位、钢板内固定,原本需要近6个小时的手术仅3个多小时就完成了,病人随后安全返回病房。何波涌表示,术中出血量大大减少,常规手术大概需用4个单位约800ml的血,此次手术输血仅1个单位200ml,做到了微创、精准。之前手术由于出血量相对较多,病人会有一段时间内相对比较虚弱,如今出血量减少了,病人恢复时间也缩短1到2个月。术后拍片检查发现,患者骨折对位、对线良好,内固定物放置位置较佳。据了解,目前,3D打印技术辅助开展的手术主要是骨科中相对复杂、精细的手术,如骨盆骨折、髋臼骨折、上下肢复杂关节内骨折等。引入3D打印技术后,医生也可以通过仿真模型为患者讲解手术过程,让患者更了解自身病情和治疗过程,提高配合程度。同时,针对外地患者的会诊,也可以通过对方医院传来的患者影像数据,用3D打印机打印出仿真实体,为手术提供远程指导。

    - 暂无回复 -
  • 美国罗格斯大学—新不伦瑞克工程师创造了一种柔性轻质材料,经4D打印后的材料可用于飞机和无人机的机翼、柔软机器人、微型植入式生物医疗装置等,能更好地实现减震和变形。相关成果发表在最近一期《材料视界》杂志中。[图片] 3D打印也被称为增材制造,可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将预先构建的数字蓝图转变为物体。基于这项技术的4D打印有一个很大的不同之处,它使用特殊材料和复杂设计来打印物体,这些物体在环境条件如温度变化下,会随之改变形状。工程师们创造的这种新“超材料”,经过精心设计,具有自然界中找不到的特性,它们不同寻常甚至违反直觉。以前,超材料的性质和形状一旦制造出来就不可逆转,但此次用热量来调整特性的超材料,能在被击打时保持刚性,或像海绵一样变软以吸收震动。[图片] 在室温73华氏度(约22.8℃)和194华氏度(90℃)之间的温度区间,刚性调节可以超过100倍,从而很好地控制减震。材料可重新成形,以用于各种目的。它们暂时变形,转变为任何形状,然后在加热时,根据需要回复其原始形状。这种神奇的材料,可用于提高飞机或无人机机翼性能,还可用于空间发射的坍塌轻质结构,甚至更大结构的太空板的重建。由这种材料制成的软机器人像章鱼一样柔韧,可根据环境和当前任务,调整灵活性或刚度。而将其插入微小装置植入人体进行诊断或治疗,可以让介入装置暂时变得柔软和灵活,进入人体进行微创手术并减少疼痛。来源:科技日报

    - 暂无回复 -
  • “3D打印将给几乎所有产品的制造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前美国总统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曾这样说过,可时至今日,奥巴马已经卸任两年了,3D打印的革新依然还在路上。3D打印行业的发展,不如预期般美好。尤其是在长周期高壁垒的医疗行业中,应用设想可以包装得包罗万象,但是临床落地之路却只能抽丝剥茧,经历漫长的过程。那么3D打印在医疗行业究竟到了什么阶段呢?动脉网通过盘点海外发展情况和采访国内业内人士了解整个行业发展状况。3D打印技术的发展曲线印证不如预期世界著名的研究机构Gartner曾在2017年勾勒出3D打印技术的发展曲线,通过这个曲线和Gartner当初得出的数据,便可以验证出3D打印技术在医疗应用中发展的快慢。[图片]按照技术曲线分析:2017年,处于过热期3D打印医疗设备应该在2年-5年期间迎来成熟期;2017年,处于萌芽期的3D生物打印用于生命科学研究将在5年-10年期间迎来成熟期;3D打印髋关节、膝关节植入物在2017年还处于萌芽期,也将在2年-5年期间达到成熟期;3D打印牙科产品则处于稳步爬升恢复期。综合国内外情况来看,这个曲线都是比较超前的,目前整个市场从事3D打印医疗应用的企业比较小而散,从事3D打印医疗应用的公司不超过100家,还远未到达成熟期,无论是FDA还是CFDA都还没有出台医疗器械的标准文件。从具体的数字来印证也可以发现3D打印在医疗应用的发展未达预期。Gartner曾发布报告《2016--2019 3D打印颠覆医疗和制造业》,2019已经过去两个多月,正好是用来检验3D打印发展的时间节点。报告中预测,到2019年,超过35%的外科手术中,3D打印将成为关键工具,需要在身体内部和周围放置假肢和植入装置(包括合成器官),有30%的医疗植入物和医疗设备将是3D打印的。到2019年,技术和材料创新将导致10%的药品使用3D打印机生产。报告还预测在2016年,企业级3D打印机的成本将低于2,000美元。2019年,发达国家10%的人口将使用3D打印生产的医疗器械。显然,这些想法对于2019来说有点超前。在2019年,GE推出的3D打印机ATLAS 3D打印机是不可能以低于2000美元的价格买到的,而定制化钛合金植入物也非常昂贵,成本在5000-7000美元间。在生物组织打印方面,报告预测,3D生物打印技术(将3D打印技术用于生产活体组织和器官的医学应用)发展如此之快,到2016年,它将引发一场关于使用3D打印技术的重大伦理辩论。生物组织替代明显尚未实现,但是也有3D打印眼角膜等进展,但是3D打印的眼角膜,目前还在安全测试中,尚未应用到人体移植。虽然很多预测出现未达预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3D打印的失败。一方面预测未来出现偏差;除此之外,预测中大的方向并未偏移,3D打印应用医疗中,最成熟的领域的确是在齿科,而髋关节、膝关节植入物更是多款产品获得FDA批准。在国外,3D打印临床应用到底如何,动脉网进行了总结。3D打印药物只有一种获批,颠覆尚早3D打印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大致可以分为3D打印药物、3D打印植入物、3D打印生物组织等几个主要领域。本文将主要通过这几个方式进行总结。3D打印药物是被看好的领域,但是比起其他领域3D打印的进展,3D打印药物的雨点较小。3D打印被看作是有希望彻底颠覆整个制药行业的技术,提供个性化药物。例如,它有潜力产生独特的剂型,具有传统剂型无法实现的特征,例如活性成分的瞬间崩解和其他复杂的药物释放情况。当然,也可以提供个性化的药物。例如,儿童可能需要常规可用剂量之外的特殊或较小剂量;老年人可能由于某些疾病或服用多种药物而产生各种生理或代谢状况,这可能需要不断改变剂量或剂型。或者将某些药物组合成一“多效药片”,修改3D数字设计来控制药物产品的性能比修改物理设备或工艺更容易。3D打印药物也可以用于生产量产较少的孤儿药。2017年12月,3D打印药物公司Aprecia和Cycle Pharmaceuticals宣布合作,利用ZipDose技术开发和销售用于孤儿(罕见)疾病的药片。近十年来,3D打印技术已被用于生产医疗设备,约有200种经FDA批准的3D打印设备可根据患者的解剖结构进行定制生产医疗设备。但是目前只有一款3D打印药物获得FDA审批。目前经过FDA批准的3D打印药物也只有一种名为Spritam的药。Spritam®用于治疗癫痫,其设计使得大剂量的活性成分(1000 mg左乙拉西坦)在喝了一小口水后几秒钟内崩解。不过,FDA发言人Jeremy Kahn也表示过:目前,有超过12家药品制造商正式或非正式地与FDA的药物评估和研究中心就使用3D打印制造药物进行接触。目前在国外主要从事3D打印药物的公司有 Aprecia Pharmaceutic,成立于2003年, Aprecia Pharmaceuticals的主营业务依然是制药,提供多种药物。其中包括利用3D打印生产的治疗癫痫的药物Spritam。累计融资1.58亿美元。Aprecia Pharmaceutica独有的技术平台ZipDose®采用独家的3D打印技术,使用水状液体将多层粉末粘合在一起,可以解决很多问题。通过以快速崩解的形式提供高剂量药物,ZipDose可以提高患者依从性和吞咽困难的困难。ZipDose技术是一个平台,从这个意义上说,该配方方法适用于范围广泛的化合物,包括小分子和大分子。Aprecia的ZipDose技术平台将材料科学与粉状液3D打印独特的功能相结合,制定、开发和制造高剂量快熔体药物产品。ZipDose formula ators通过仔细的初步评估,已经识别出超过150种可能与平台兼容的化合物。3D打印生物组织:突围之处3D生物组织打印这项技术一旦成熟,将拥有巨大的应用空间,它可以用于临床实验中,减少动物实验的需求;它还有助于识别药物的副作用,并让经过验证的安全剂量用于人类;也可以用于器官移植和修复,为患者提供基于个性化的生物组织。与其他组织制作技术相比,3D生物打印技术的优势包括:制作解剖学上正确的形状、制作多孔结构、使用多种细胞类型、控制生长因子和基因的传递。需要克服的最大挑战之一包括降低打印技术的分辨率,使组织和器官的血管化成为可能。当然除了需要攻破技术难题以外,伦理和道德同样也是3D生物组织打印应用的难题。在3D生物组织打印方面,主要有Ultimaker和Organovo、Cellink这些公司在从事。Organovo致力于研发3D打印肝脏技术。Organovo率先开发3D生物打印组织,旨在治疗一系列严重的成人和儿科肝病,最初专注于肝病。目前的产品中,Organovo公司的ExVive™3D生物打印人体肝脏组织模型是使用专有的3D生物打印技术创建的。所得到的组织包含精确的和可重复的结构,可以保持完全的功能和稳定长达28天。ExVive™人体肾组织是一种全人3D生物打印组织,由极化的原发性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RPTECs)顶端层组成,由富含iv型胶原的原发性肾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间质界面支撑。ExVive™预计用于临床试验中,通过Organovo的临床前体外试验服务,可以获得ExVive™3D生物冲洗肝脏模型,作为体外和临床前(non-GLP)动物试验的补充,提供预测肝脏组织特异性毒性标记物评估。它解决的痛点在于随着肾毒性在药物开发管道中越来越受关注,并且肾近端小管是肾毒性的主要部位。常规的临床前肾脏测定,例如体外细胞培养和动物模型,由于功能受限或物种特异性变异,常常不能准确地模拟药物反应中所见的器官毒性的复杂性。Cellink则是致力于开发生物组织打印的“墨水”。 Cellink开发出第一个通用生物芯片,可与任何3D生物打印系统中的任何细胞类型兼容。Cellink成立于2016年1月,仅仅用了10个月就完成IPO。创始人Gatenholm于2016年创立Cellink时,他试图与3D打印公司或生物打印公司合作,但没有人想与这样的早期公司合作。因此,Cellink决定开发自己的高性价比移动打印机系列。Cellink现在为客户提供完整的3D生物打印包解决方案,主要包括学术机构和制药公司。全球至少有500实验室使用该公司的产品。Cellink的商业模式与传统的打印机制造商相似:通过销售印刷技术促进其墨水的销售。其他瑞典增材制造公司也选择采用相同的策略。在这个领域,同样有巨头进入,例如GE。GE Healthcare也支持开发新型生物墨水材料和生物打印仪器。但是,据GE Healthcare Life Sciences生物过程战略解决方案负责人William Whitford表示,GE对旨在改善和简化3D生物打印过程的外围技术非常感兴趣,包括成像分析和数据管理工具。William Whitford说:“想象一下,你已经打印了一系列的有机化合物,想看看它们如何应对某些化学或生物挑战。我们支持开发高功率显微镜,让你能够详细追踪这些反应。”此外,GE Healthcare长期以来一直对以数字格式存储、处理和传输医学图像感兴趣。Whitford指出:“许多3D生物打印对象都是非常基础的,但它们正变得越来越复杂,因为我们正在进入多材料、多模式生物打印,这需要复杂的模型构建和打印机控制。GE Healthcare正在支持3D生物打印领域开发数字建模和数据管理工具。”GE也曾在2016收购Arcam AB公司的股份。进一步巩固GE在3D打印领域的地位。当然这次收购不止于应用医疗,还涉及航空、电子、发电等其他领域。多款3D打印植入物获批,巨头已经入场在骨科植入物市场,FDA已经批准了超过35种3D打印植入物。FDA在2018年1月发布了3D打印医疗器械指南草案,征求公众反馈,其中就是主要针对植入物。动脉网盘点了主要的产品。[图片]3D打印在骨科有发展潜力的原因在于,传统制造方法对于大规模生产来说仍然较便宜。然而,3D打印的成本对于小批量生产来说具有竞争力。而且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骨科植入物将越来越个性化。对于小尺寸标准植入物或假肢,尤其是用于脊柱,牙齿或颅面疾病的假体,尤其如此。自定义打印3D对象的成本很低,这对于生产量低或生产高度复杂或需要频繁修改的零件或产品的公司尤其有利。虽然现在3D打印钛合金植入物还没有做到很便宜,3D打印在帮助脊柱疾病患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3D打印脊柱植入部门最着名的公司之一就是Stryker。该医疗器械公司于2016年首次推出其3D打印Tritanium后路腰椎椎间融合器,采用Stryker专有的Tritanium技术,现在该公司宣布其另一款3D打印设备Tritanium TL弯曲后腰椎保持器已从510(k)获得FDA批准3D打印脊柱植入物由固体和多孔结构组合而成,使用Stryker专有的3D打印技术AMagine同时构建。该技术的灵感来自于骨小梁的结构,其设计使植入物与身体的天然骨组织融合在一起。Tritanium Technology还专为骨骼向内生长和生物固定而设计,采用多孔钛材料,旨在为细胞附着创造有利环境。该技术已经证明骨细胞或成骨细胞在钛表面渗透,附着和增殖。此外,与传统的钛材料相比,该材料可以吸收体液。简单来说,史赛克的3D打印产品可以模仿人体骨小梁的结构,植入人体后,可以让自身的骨头长入部分。这个领域比较亮眼的创业公司则是SI-BONE,目前已上市。该公司的产品iFuse-3D是第一个用于骶髂关3D打印钛种植体,在2017年获得FDA上市批准。SI-BONE开发了专有的3D打印技术,以开发植入物,其具有增强的多孔表面,类似于松质骨的小梁结构和独特的有孔设计; 这两个特征相结合,形成一个促进骨骼生长,向内生长,通过生长和关节内融合的环境。它还利用了iFuse植入系统的三角形设计,该系统在超过26,000个程序中得到临床验证,并得到50多个同行评审的公共支持。综上所述,尽管国外3D打印产业的发展没有如Ganter预测那样突飞猛进,但是也可以发现近两年3D打印在医疗行业应用进步不俗。

    - 暂无回复 -
  • [图片]展示中的汽车车模模型名称:概念跑车模型模型比例:1.2m制作材料 :普通类ABS制作工艺:3D打印SLA激光固化工艺推荐机型:SLA600最小精度:0.01mm交工周期:10天用户需求:尺寸精准,线条凸显流畅,整体效果佳项目背景: 台湾华梵大学工业设计学系交通工具设计组是一群通过层层考验与训练,对汽车设计充满热情的学生设计团队,此次学生委托威斯坦为其制作精确的概念跑车模型,以便其带去参展。这是一辆为通往西域做生意的人设计的商务越野车,车造型以国学文化为主轴,以国学古代建筑特有的斗拱结构为理念,运用其连锁、交错、列的结构为基础,以此视觉效果传达国学传统艺术共同的协和感。(下图为学生发来的设计图纸)[图片]车模设计图模型加工挑战:1、车模体积较大(1.2M),需要进行拆件;2、后处理打磨喷漆繁琐,对工人打磨与喷涂技术要求高;3、组装繁琐,对工人手工粘合能力要求高。解决方案:1、由于车模体积较大,根据打印机最大打印尺寸600mm*600mm*400mm,整个车模被我们拆分成8个3D打印部件,通过软件的帮助,我们整体优化图纸的装配并检验图纸可行性。下面图片是我们通过软件分析后拆分出来的8个3D打印部件,8个部分已用不同颜色进行标注。第四张图片是拆分完后我们再次检查剖面图以确保车模的每个组成部件都必须达到高度匹配。[图片][图片]用软件拆图模型[图片]检查剖面图2、专业的后处理:打印完成后,我们将模型小心地从平台上取下后并用酒精清洗而后去除支撑。经过我们仔细的后处理,已经看不到任何额外的支撑。打印出来的模型表面比较粗糙,需要经过砂纸由粗到细层级打磨,直到表面光滑平顺。我们对细节苛求完美,打磨喷漆工序繁复,需交替进行,对我们的操作人员的技术娴熟度要求极高。根据客人的后处理要求,我们为车模打印出的各部件喷上相应的漆色,外观油漆光泽度极高,漆面不易脱落,色彩持久。[图片]2、专业的后处理:打印完成后,我们将模型小心地从平台上取下后并用酒精清洗而后去除支撑。经过我们仔细的后处理,已经看不到任何额外的支撑。打印出来的模型表面比较粗糙,需要经过砂纸由粗到细层级打磨,直到表面光滑平顺。我们对细节苛求完美,打磨喷漆工序繁复,需交替进行,对我们的操作人员的技术娴熟度要求极高。根据客人的后处理要求,我们为车模打印出的各部件喷上相应的漆色,外观油漆光泽度极高,漆面不易脱落,色彩持久。[图片]喷漆之后对产品再次进行抛光打磨达到喷漆效果最佳3、这个项目对我们最大的挑战就是最后的组装环节,拆件打印是需要粘合的。我们通过胶水粘合、梅花丁等常规组装方式进行组装,同时为了让车模整体效果达到最佳,我们采用泡沫胶填充方式进行车体内部填充,不仅让车模达到轻量化效果,同时其良好的拉伸延展性也使得车模整体效果看起来更为饱满,线条更为立体流畅。[图片]最终喷漆组装效果[图片][图片][图片]以下是我们为台湾华梵大学工业设计学系交通工具设计组制作的系列车模:[图片]设计车模名称:Alpine Racing Car Exterior[图片]设计车模名称:Anima[图片]、设计车模名称:Tension[图片]设计车模名称:Metamorphosis - X Evolution[图片]设计车模名称:Gravity[图片]设计车模名称:Pursue[图片]设计车模名称:Metamorphosis-X我们将制作好的车模严密包装寄送给客人,客人在收到成品后表示非常满意,觉得超乎预期,对我们的3D打印技术表示高度认可。这个项目从开始到结束共用了10天,无论是在制作工期或者耗材上,我们都为客人大大节省了成本。打印出来的车模不管在精度或者是后处理都尽可能的达到了最佳效果。如果您想了解有关威斯坦3D打印机如何为各行业提供解决方案的更多信息,或者如果您有类似于本文所述的项目,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 暂无回复 -
  • 水凝胶具有高的水含量和丰富的理化性能,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三维水凝胶支架具有可控的结构、尺寸和孔隙,能够为细胞的增殖分化提供合适的微环境,进而高效地实现组织的修复和再生。近年来,基于3D打印技术(也被称为增材制造)在结构成型方面的显著优势,其在构筑复杂的三维水凝胶支架方面表现出巨大的潜能,但是目前光交联水凝胶打印体系在生物兼容性和生物活性方面受到限制。近日,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晓龙团队,基于生物兼容的人工合成高分子和天然活性大分子制备物理交联水凝胶的策略,成功开发了聚乙烯醇(PVA)+κ-卡拉胶的复配水凝胶墨水。借助墨水直写(Direct ink writing)打印技术,实现了复杂水凝胶结构的精细打印制备,包括水凝胶管、三维支架以及耳朵等。通过冷冻-解冻循环后处理技术,在水凝胶结构中形成物理交联网络,从而制备出高强度、耐溶胀的水凝胶。更重要的是,该水凝胶经纯物理过程制备,没有反应副产物或者残余有毒物质,并且κ-卡拉胶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所制备的三维水凝胶支架可以直接用于3D细胞培养,在骨组织再生、皮肤修复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该方法还可以拓展至其他的水凝胶体系,包括壳聚糖、明胶和琼脂等。进一步研究具有优良机械性能、生物兼容性和生物活性的水凝胶,并结合先进的3D打印技术,有望为组织工程、药物释放、骨再生以及医学植入体等方面提供重要的机遇。上述工作在线发表于Biomaterials Science(DOI:10.1039/c9bm00081j)。该工作得到国家重大研发计划(2016YFC11004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75538,51828302)、甘肃省重大专项(18ZD2WA011)、重点研发(17YF1FA139)、自然科学基金(17JR5RA318)和兰州创新创业人才项目(2016-RC-74)等的支持。[图片]图:3D打印高强度物理交联水凝胶及生物支架应用来源: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 暂无回复 -
  • [图片]2019年5月8-11日,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和东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5届广东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博览会、第21届DMP东莞国际模具、金属加工、塑胶及包装展、广东国际机器人整体解決方案博览会和东莞国际五金展,即将在中国广东省东莞市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盛大开幕。届时主办方将联手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共同推出广东国际机器人智能解决方案,现场还会汇聚全球先进金属加工、模具及塑胶机械设备。广东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博览会(以下简称“智博会”),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东莞市人民政府主办,东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厚街镇人民政府、香港讯通展览公司承办,采用“政府办会、企业办展”创新办展模式和“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办展思路,定位为国内外高端先进机器人、智能装备及其零部件为主题的专业年展。举办智博会是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通过以需引供,促进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2019年智博会(DMP展)首次在5月份举办,自展会开办以来,以往每年11月底至12月初在东莞市厚街镇广东国际现代展览中心举办。2018年展会规模已扩至12.4万平方米、展位数量7181个、参展商数量1675家、48个专业买家团,专业观众逾12.3万人次,洽谈和采购,展会规模和影响力仅次于北京的中国机床展,位居全国第二。[图片][图片]海外及广东省外首次参观的买家(不含香港、澳门)可获免费酒店住宿本次展会展览范围模具及金属加工展:模具制造机械。金属加工设备、合金、钢材及其它原材料。机器人及智能装备。节能产品、工厂物料、物流及仓储、表面处理及涂料、精密量度及检测仪。塑胶及包装展:注塑机、吹瓶机、押出机、制袋机、橡胶机。机械手、热流道系统、塑胶辅件设备。化工及塑膠原料。各类包装及印刷的设备及材料。加工服务:模具制造,金属/塑胶产品制造、压铸、铸造、电镀。铸业展:压铸设备铸件及原材辅料工业自动化技术设备压铸模具及技术铸造设计及工业炉五金展:东莞市五金机电商会联手共同打造DMP-全球工业盛会, 带你更接近买家华南地区最具规模、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性专业展会。档次最高、参观人数最多、参观者素质最高。拥有华南地区以至世界各地最强大及不断更新的买家数据库。庞大宣传攻势,遍及全国和海外,特别注重邀请各省市及海外买家参观。讯通曾是香港首家上市之展览主办单位,实力雄厚,30年办展经验, 提供优质服务,是信心的保证。市场消息: 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测約6.5%专题馆:FITMI工业4.0示范展、刀具館、钣金及激光装备展区、韓国館、台湾区模具公会展区、东莞市数控刀具行业协会展区、工程塑料区。同期活动:2019全国机械工业经济形势报告会、第九届全球模具材料及配件应用交流大会、第4届东莞国际刀具节、2019国际先进制造业(中国广东)高峰会,以及多场技术研讨会。回顾过去20年,智博会及DMP展为华南乃至全国的机械制造企业提供了一个面向世界的展示平台。但原有的东莞展馆已经逐渐无法容纳和满足更多的展商需求,且承办方讯通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原中国机械部)已经签署了“一带一路”工业对接高峰会合作协议,强强联手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乃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机械工业发展共同助力。另外,讯通为了回报东莞政府20年来的支持,为了继续更好地促进“东莞制造”转变为“东莞智造”“东莞创智”,推进打造东莞智能制造全生态链节奏步伐,讯通决定2019年5月在东莞继续举办智博会,11月在深圳国家会展中心举办2019大湾区工业博览会。自此,11月26-29日,2019大湾区工业博览会顺势而生,暨第22届DMP国际模具、金属加工、塑胶及包装展、第6届DME 3D打印智能装备展首次亮相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新馆),首秀展出面积16万平米,8个展馆分区规划明确,规模相较之前20届规模进一步扩大。更多详细内容,请咨询客服!讯通展览公司Paper Communication Exhibition Services上海市打浦路1号金玉兰广场西楼805室Tel:021-63045419Web-site: www.dmpshow.com

    - 暂无回复 -
  • 美国宇航局与格伦研究中心(GRC)和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MSFC)的研究人员合作开发了GRCop-42,这是一种具有高导电性的铜基高强度合金。使用粉末床融合(PBF)3D打印,NASA研究人员成功地3D打印了近乎完全致密的GRCop-42组件,这些组件可以抵抗变形,即使在高温下也能保持坚固。[图片]从2014年到2017年,NASA工程师完成了3D打印的完全密集和可用的GRCop-84(Cu-8 at。%Cr-4 at。%Nb)燃料薄膜冷却燃烧室的开发,用于低成本的上级推进液使用PBF添加剂制造方法的甲烷发动机,最终在2016年和2017年在MSFC进行了几次成功的热火试验。在这项工作的基础上,NASA团队转向开发GRCop-42,这将在相似的情况下提供更高的导热性强度,因而发动机性能更高。GRCop-42的3D打印流程和参数是在ConceptLaser M2 3D打印机上开发的,该打印机也用于GRCop-84开发,并通过其惰性手套箱和构建室证明了自己对铜合金的“友好“。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数据,2018年初对GRCop-42个数进行了初步试验。研究人员对GRCop-42制造的部件进行了测试,例如燃油喷射器面板和燃烧室内衬,并发现GRCop-42部件“可能等于或超过其传统制造商的前辈。“[图片]“在这项研究中,MSFC和GRC证明了GRCop-42是一种易于印刷的合金,可以加成制成完全致密的部件,具有一致的性能,吞吐率高于其前身GRCop-84,”NASA表示。 “目前正在节省约20%的3D打印时间,其中上述28天喷嘴现在需要22天多一点,几乎可以节约一周的时间。”[图片]

    - 暂无回复 -
  • [图片]文/王辉辉 编辑/罗传达应用提升,企业产量增长明显,2018年下半年以来,中国3D打印行业的发展驶入快车道。戴玉宏来是深圳光韵达光电科技公司(以下简称光韵达)的3D打印事业部负责人。据他介绍,这一年,在人员、设备等基础设施均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光韵达3D打印业务的营收较上一年翻了一番。“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2018年下半年以来,我们陆续承接了一些批量化定制业务,开始了批量化生产。”他告诉锌财经,3D打印行业批量化定制的拐点已经到来。持相同观点的,还有国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千科技)的董事长宗贵升。他认为上世纪90年代初,聊起3D打印大家都在讲技术,最近几年开始讲产品,而现在则是在讨论实际应用,讲技术能够解决哪些实际问题。[图片]国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3D打印中心千万元级订单出现光韵达是苹果公司在华南地区唯一的3D打印零部件供应商。“美国对一些对精准度要求高的手机零部件,不再允许其使用传统磨具了,必须使用3D打印。” 戴玉宏说,因此苹果手机部分模具已经用3D打印技术生产。在每次新产品推出前,苹果公司都会先生产3000~5000部样机作为客户体验。“传统方式开模具周期长、成本高。现在,企业一般都会选择3D打印。”戴玉宏说。之后便是调整产品细节、制造大规模生产所需要的模具。这一阶段,光韵达会根据苹果公司提供的用户反馈,设计、调整注塑方案,打印模具。模具要经过很多轮的数据、尺寸的调整,传统方式时间和经济成本都很高。“3D打印技术不仅能够保证模具的精密度,还能将注塑周期大大缩短,从而降低使用成本。”戴玉宏解释道。当苹果公司都开始拥抱3D打印技术,其他工业制造领域更没有理由拒绝。这一点,身处一线的戴玉宏感受愈发明显。目前光韵达的3D打印产品主要集中在汽车和电子两个行业,“2018年几个千万元级的大订单都是来自于这两个领域。” 戴玉宏说。[图片]国外新型打印机。图片来源网络据他介绍,在新能源汽车、改装车和限量版高端车市场,有汽车厂商甚至直接打印零部件。“以前我们承接的小批量订制多是十几或几十件,有时甚至只有几件产品,但现在上百件的订单开始增多,有些甚至能达到上千、上万件。”有了这些大订单的支撑,2018年光韵达3D打印业务的营收达8000万元,其中3D打印产品和服务的营收占比为35%,“产品和服务的业务量与2017年相比,翻了一番。”戴玉宏说。与光韵达不同的是,国千科技为B端和C端用户搭建了国千云制造平台。据宗贵升介绍,这一平台的一端是国千云制造的设计部门,另一端则是分布在全国十多个城市的3D打印智造中心。用户可以通过云制造平台在线提交数据文件或图纸,然后由国千云制造的设计师们根据用户需求完成设计,并交由距离用户最近的3D打印智造中心完成打印制造,并最终将成品交付到用户手中。宗贵升告诉锌财经,2018年下半年以来,云制造平台的订单量增长明显。“3D打印从原来的样品打印时代,走到了实际应用的批量化定制时代。目前我们四十台多SLS设备(3D打印机的一种)每天都属于满负荷运转的状态,有时订单太多忙不过来,还要委托外面的机构打印。这在一年前,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宗贵升说。宗贵升强调,在B端的一些制造企业中,3D打印甚至已经成为生产线的一部分,用于零部件的直接打印,“在国外,每台汽车有十几公斤的零部件是通过3D打印制造生产的。”前瞻行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3D打印的产业规模为达100亿元,2018年,这一数字则有望超过122亿元,增长率超过22%。“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应用的增多。”罗军分析道。[图片]国千科技工作人员正在操作工业级3D打印设备抓好“应用”这个牛鼻子量产应用增加的背后,是中国3D打印行业在最近几年经历了高速发展。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提供给锌财经的数据表明,2018年,中国3D打印领域相关企业有近600家,其中近一半企业是2016年以后才进入3D打印市场的。“这些企业的规模大多集中在1000~2000万元,较几年前的500~600万元,增长明显。” 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创始人罗军说。企业增加的同时,行业应用也在快速发展。“每年都会有新的产品种类出现。应用主要集中在制造、医疗、教育、航空航天、军事等领域。”罗军介绍。[图片]3D打印作品。图片来源网络其中,工业制造领域成为“3D打印+”生态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它领域还在起步阶段。如当光韵达已经开始从汽车、电子等行业承接千万元级的项目时,一些主要从事消费品和艺术品打印的企业还在艰难求生,每天的订单量维持在数十件的水平,3D生物打印鲜有产品上市销售。“3D打印能够将传统的多个零部件直接拼接打印成一个复杂件,目前在汽车、飞机等产品零部件的制造中应用较多。”宗贵升认为3D打印能缩短新产品研发时间,同时还可以通过机械集成,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性能。设备销售仍是许多3D打印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如光韵达8000万元的年营收中,设备销售收入占比接近65%,北京三帝的设备销售收入占全年总收入的比例也达到60%。对此,罗军认为,3D打印行业要发展,必须抓好“应用”这个牛鼻子。“应用”市场做好了,社会的认识度才会提高,企业或研究机构也才能投入更多资金吸引或培养人才,加快技术研发,整个行业才能实现良性发展。[图片]3D打印的金属医疗植入物生物打印批量生产尚远生物医学被认为是3D打印最具价值的应用领域之一。但在这一领域,目前仍未培育出成熟的市场,进入量产更是遥遥无期。在国千科技的打印机购买者中,研究机构、大学和医院占比很大,“这些都是以研究为目的,而不是真正地应用于工业生产。尤其是在医院,行业中称其为伪应用。”宗贵升说。在生物医疗领域,3D打印技术想要批量化生产,仍面临许多困难。首先是准入和许可问题。2014年下半年,当时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文规定,医疗用3D打印产品必须通过验证和注册。也就是说,即便是材料、形状、功能等都与传统方式生产出来的产品无异,只要更换了3D打印的生产方式,就必须重新向CFDA申请注册批准。这就导致产品的生产成本增加,生产周期拉长。据宗贵升介绍,一款产品想要获得CFDA的审批,至少需要3~5年,成本则从几十万元到几百万元不等。因此,中国首个3D打印人体植入物——人工髋关节产品,先后历时6年,才获得CFDA的注册批准。因此,国千科技将其在医疗领域的应用首先选在了康复器械上,“这类器械多属于Ⅰ类、Ⅱ类医疗器械,通过审批相对容易一些。”宗贵升说。即便如此,目前国千科技在3D生物打印方面仍处于战略布局阶段,还没有产品上市。[图片]3D打印的汽车零部件光韵达同样如此,据戴玉宏透露,2018年光韵达3D生物打印方面的营收十分有限。即使早在3年前,它就通过3D打印手术模型规划,帮助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完成了中国首例3D打印辅助的成骨不全矫形手术。“据我观察,那些拿到批件的产品,市场销售情况也并不好。”宗贵升说。因为目前医生对于3D打印技术的了解度和接受度都不高,并不愿意在临床上尝试使用3D打印的生物医疗产品。戴玉宏则强调,由于目前针对3D打印的生物医疗产品,国家还没有出台相应的收费政策和标准,也都未进入医保。因此,3D生物打印产品想要真正地进入医院,大面积使用,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三大瓶颈:技术、材料、设计除了医疗应用不足之外,3D打印技术在其他方面也仍存在许多不足。从技术上来说,许多核心技术和重要材料仍掌握在国外制造商的手中,罗军甚至直言,关于3D打印的重要原创技术,没有一项在中国人手中,且近几年中国在3D打印关键性技术上几乎没有突破。从打印机的畅销类型便可见一斑。前瞻产业研究院的统计结果表明,目前国内市场上在售的3D打印机中,主流品牌包括联泰、EOS、华曙、铂力特、3D Systems、GE、Stratasys、惠普等,国外品牌占大多数。技术和材料都掌握在别人手中,中国企业便失去了定价权,因此一些3D打印材料价格虚高,直接导致成本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应用市场的发展。但罗军认为,更重要的,还是人们的观念问题,是社会对于3D打印技术的接受度问题。中国的3D打印行业,即便是已有近30年的发展历史,应用领域不断增多,但很多企业仍处于观望状态,“要实现整个行业的规模化应用,我认为还需要3~5年的发展。”罗军告诉锌财经。同时,资本市场越来越冷静,对增才制造(3D打印)企业的估值日趋理性。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3D打印行业发生融资事件14起,2017年增至24起,2018年为26起,且金额普遍偏小,多集中在3D打印设备制造领域。[图片]3D机械齿轮。图片来源网络据罗军透露,3D打印行业中,“小而散”的现象依然突出,几百家企业中,上规模的企业很少。而且近600家企业中,80%的企业是在卖设备,同质化现象严重。“因为卖设备是挣快钱。”罗军坦言。宗贵升则认为,目前3D打印发展的瓶颈还在于设计。3D打印的优势在于小批量、个性化和复杂性,解决好复杂性的问题就要有区别于传统的工业设计。如有些复杂零件是由原来的5~6个甚至更多个零件拼接而成,3D打印要实现机械集成和一体化打印,必须重新设计,“目前,这方面的人才缺口还比较大。”宗贵升说。

    - 暂无回复 -

温馨提示:未注册aau账号的手机号,登录时将自动注册,且代表您已同意《用户服务协议》

点击换一个验证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登录成功

祝您使用愉快!

倒计时5秒,自动关闭

注册账号

点击换一个验证码
推荐码推荐 其他
您的输入有误 注册
《auu用户协议》
我有账号?

忘记密码

验证成功,重置密码

收起+

一键3D打印
一键3D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