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象牙塔”的大学校园里,没有了父母和班主任的严苛管教,我们开始自主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有了自己的小社会。前段时间在微博看到了一篇文章,文章定义舒适区为舒适圈,即以自己为圆心,自己的手为半径,画圆圈,你发现所有需要的东西都在这个圆圈里。 大学宿舍,就是舒适区蔓延的最佳地带。给你一个床,一根网线,一个手机或者平板,最好再加一个外卖电话。生活从此开始糜烂了。有了微信运动之后,经常会有同学周末步数不过百,原因为“妈妈,床太迷恋我了,舍不得我离开!”。这种生活催生了很多产业,包括美团外卖、饿了么等外卖软件以及代课代取快递等业务。学校也展开了诸多走出宿舍,参与学生生活的活动。 踏入大学校门前,我们充满了对大学时光的美好憧憬,我们想象着我们的爱情,我们渴望拿到奖学金,我们期待着有一群谈天论地的兄弟姐妹,我们想着学有所成,我们想着白领生活。大一结束,你发现你依然单身,你发现你成绩仅能在三等奖学金,你发现你并没有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你发现你的学习只是为了考试,你发现你毕业工资还不如南翔技工。极大的心理落差,部分人就会选择逃避。人有一种习惯,就是总喜欢在舒适熟悉的环境待着,这种“舒适区”一旦被建立,就会变得无比依赖,慢慢恋上了这舒适的小屋,像丧失斗志的笼中小鸟。 现在,成绩已然不是衡量学生水平的最佳标准,但成绩可以反映很多问题。同样的高考分数进入大学,有的学生可以是满绩点,有的学生则被劝退,有的学生拿着上万奖学金,有的学生依然家庭的经济援助。我见过一个劝退的学生,每天宅在宿舍打游戏,挂科无数,甚至拒绝参加考试。从老师与他的谈话中得知在外打工,家里上有两老下有三小,我想,他的舒适是父母的硬撑起来的小角落。 你对你的大学满意吗?你是否吐槽过大学的环境、氛围?你是否觉得自己过得太过安逸?你是否对自己的安排满意?你在“舒适区”的生活你真的过得舒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