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0日,第二届Regenovo生物3D打印学术高峰论坛在杭州钱江新城万豪酒店隆重召开。此次论坛主办方是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及中国生物3D打印领导企业杭州捷诺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来自全国(含港澳台地区)130多位从事生物材料、生命科学、组织工程、临床医学、药物研发、机械等领域的专家,共同探讨和推进生物3D打印在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领域的应用,深入交流中国生物3D打印发展中的学术关键要素和研究转化实际问题。
付小兵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全军创伤修复与组织再生重点实验室主任
付小兵院士做上午论坛第一个专题报告:《如何实现损伤组织的完美修复与再生》,和与会嘉宾分享团队在损伤组织修复中的成果与经验。在损伤组织修复再生中,最常见的是皮肤软组织骨头的损伤,约占到70%以上,将来生物3D打印向更复杂的器官研究及应用,向肾脏、肝脏研究打印。
刘晶教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中英再生医学应用研究中心主任 ,作《从备案注册干细胞临床研究中展望生物3D打印干细胞产品的临床化道路》报告。
对于生物3D打印,刘教授提到需要解决的三大问题:
1.怎么样保证在打印过程中细胞的活性;
2.细胞怎么样和原有的组织保持同样的形态;3.如何发挥它组织功能的特征。另外,刘晶教授认为,医院已经向大家打开大门了,以前大家跟医院做新技术是非常的难,从去年开始这个门已经打开了,但是对于医院来说,产品进入医院是非常的困难,产品一定是很多的医疗的许可证的,如果说这个产品没有成熟,以它进到医院去做地这个路非常难的。现在医生和研究团队在自己的知识产权结果上做有效的和有限的临床研究,如果说各个企业希望进入到临床转化,我希望在做自己大的平台的时候,一定要走到医院里面去。即使有产生和技术进入医院,通过这个事也要赋予一个医院的团队,如果只是产品,对医院来说意义不大。
徐铭恩教授:杭州捷诺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生物三维打印与医疗器械研究院院长,浙江省医学信息与生物三维打印重点实验室主任作《集成化生物3D打印技术与功能生物材料研究进展》的报告。
生物3D打印临床转化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一个是批量化3D打印品质稳定的医疗制品;
第二个是缺少跟打印技术匹配的生物墨水;
第三个是打印模型对组织功能仿生重建效果差。
第四个是打印组织成制品缺乏医疗评价与控制标准。
对于生物打印的最高精度,就是实现单细胞的打印。用声波电技术来捕捉细胞,对细胞损伤比较小;但分辨率越高,通量就比较低,意味着制造速度越慢。如果结合光镊技术捕捉细胞(低精度、但打印速度比较快),可以产生一些很好的效果。
捷诺飞的生物3D打印机,向多通道、集成化这个方面发展,喷头可以连续进出的,打印细胞的、有高温的、也有光固化的等等,满足多种细胞及材料学的研究印制。
徐铭恩教授提出了一些总结性的看法,对于生物3D打印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①3D生物打印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从非专用设备、专用设备向高通量集成化专用装备方向发展。
②生物3D打印材料研究方向从无生物相容性材料、生物相容性材料,可降解生物相容性材料向打印专用生物材料方向发展。
③生物3D打印涉及生命科学、医学、材料等学科、需要具备系统技术基础,需要医工合作、多学科交叉,一起推动这一新技术在医院的研究,转化和推广应用。
戴尅戎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数字医学临床转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3D打印创新研究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转化基地主任。
戴尅戎院士作了《基于3D打印和活体生物反应器技术的软骨/骨再生研究》的报告,戴院士认为,“3D打印将会明显地改变组织工程的发展,把组织工程明显提高”。危岩教授:“千人计划”讲座教授 清华前沿高分子研究中心主任,作《用于组织工程与3D打印的天然生物材料的研究进展》的报告。徐善慧教授:特聘教授兼所长,台湾大学医疗器械研发中心副主任,组织工程与3D打印中心主任,作《天然生物材料与应用于生物3D打印技术的研究》的报告。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关节外科副主任史东泉教授的《控制Kartogenin透明质酸凝胶修复关节软骨的研究》,等都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根据2016年、2017年的活动统计,全国的3D打印活动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杭州、广州、深圳等城市。并且近年来3D打印在生物医疗上的应用,屡屡创新突破,无论是3D打印企业,或者医生、患者,大家都在关注,并认为3D打印将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这逐渐成为社会公认的一个发展方向。“第二届Regenovo生物3D打印学术高峰论坛”学术性非常浓厚,从研究到应用,给与会专家及行业带来大量的重要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