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技术应用> 陈新光:中国造船业知难而进、逆市而上

陈新光:中国造船业知难而进、逆市而上

发布时间:2016-11-14 00:00:00作者:阅读:6264

当前国际船舶市场的持续调整和低迷,我国造船业也面临了较为严峻的形势,但发展基本保持平稳。综合来看,我国船舶工业已经站在了更高的发展水平上,具备了进一步突破、率先做强的基础和条件。船舶工业是为国民经济及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现代综合性产业和军民结合战略性产业,是国家实施海洋强国和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


一、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十二五"科研硕果累累
"十二五"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市场环境,我国船舶工业审时度势,克难攻坚,砥砺前行,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加快调整步伐,在确保稳定发展的同时,产品结构显著完善,推动我国从"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不断迈进。为巩固我国在世界船舶市场的竞争优势,围绕绿色环保、节能化、安全化等目标,在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等主流船舶领域形成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精品船型。据中国《船舶报》总编范国荣介绍:近年来,我国船舶工业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我国已进入海洋工程装备建造第一梯队,2013年新接订单国际市场份额跃居世界第二,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国际市场份额达到35%,位居世界第一位。船舶配套业经济总量也大幅提升,2015年销售收入超过2010年的两倍。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2015年我国前10家造船企业完工量占比从2011年的47%提高到53%。到"十二五"末,我国船舶企业手持船舶订单占世界份额的42%。可以说中国造船业每一次项目研发、每一项技术创新的背后,都是一群中国造船人与苦累相伴,舍小家为大家,克服国外技术封锁等重重困难,体现了中国造船工程技术人员的伟大的奉献精神。

在"十二五"期间,进一步优化船舶产品结构,突破超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超大型液化石油气(LPG)运输船、万箱级及以上超大型集装箱船、超大型汽车运输船等典型高技术船舶设计建造技术,实现国内建造"零"的突破;为着眼我国海洋资源开发需要,自升式钻井平台实现完全自主,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深水铺管起重工程作业船、十二缆深水物探船、深水地质勘察船、深水大马力三用工作船等一大批高端海工装备相继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实现持续健康,国际市场份额达到35%左右,居世界首位;同时,以实现配套自主化为目标,自主品牌大功率高速柴油机和中速柴油机、自主品牌小缸径低速柴油机相继研制成功,推动船舶产品配套本土化率稳步提升,主流船型本土化率达到70%以上。"十二五"期间,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已超越日韩,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

二、国际造船业长期低迷、形势严峻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国际船舶市场进入了长周期的持续调整和低迷期,已经历时长达8年的调整,期间虽有起伏,但总体呈不断恶化之势。除了欧洲造船业凭借其在豪华邮轮等领域的优势,市场份额逆势提升外,日韩等主要造船国全面陷入困境。全球活跃船厂数量从900多家减少到目前的400余家,已经削减了一半以上。除了一些缺乏竞争力的中小企业被淘汰出局外,世界大型骨干造船企业也深受影响。与此同时,全球订单延期、撤单频发,大量船舶被推迟交付。有机构预计今年1月至9月份全球实际按期交付率不足60%。交船难导致船厂大量资金被占用,对船厂现金流及生产资源带来极大压力。生存已成为全球船舶工业面临的共同难题。近日,据外媒一则这样的新闻让人慨叹不已。全球航运业今年遭遇8年来最大逆风,已有约1000艘船只被拖至海滩,在被肢解后当废铁出售。这些船只的累计载重量达到5200万吨,相当于142座美国纽约帝国大厦的重量。

受国际船舶市场低迷的影响,我国造船业也无可避免面临较2009年时更为严峻的状况,行业经济运行下行压力不断加大。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1月至9月份,全国造船完工量2493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5.1%;截至9月底,手持船舶订单1.09亿载重吨,同比下降18.1%;新承接船舶订单量1852万载重吨,同比上升2.0%。从2009年开始,受航运市场低迷等因素的影响,全球新船订单数量不断下降,其中以散货船市场尤为明显,2015年的成交量为近三年最低。我国新船订单量低于造船完工量,再加上原油价格持续下跌,海上石油开采陷入低谷。造船企业普遍面临订单不足、海工企业处于停滞的局面,一些造船海工企业为了求生存,陷入了恶性无序竞争的怪圈。据权威机构统计,去年我国造船产能的利用率仅为64.9%,造船产能过剩问题终于从忧虑变成了现实,造船企业普遍经营困难,受海工产品的超低首付导致船东推迟接船甚至弃船,相当一些企业遭遇现金流困难。去年,国内相继有20多家船企破产,包括台州、温州、泰州等多地最大的造船企业,甚至出现首家国企船厂破产的案例。航运业的遭遇就是全球贸易持续低迷负面影响的一个缩影。二十国集团(G20)成员对外贸易额超过全球的80%,全球贸易问题一直是G20关注的核心议题之一。中国作为今年G20轮值主席国,力推各成员共同制定全球贸易增长战略,致力于重振贸易引擎,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让人们对杭州峰会更加充满期待。

三、中国造船业知难而进、逆市而上
当前,世界主要造船国面临困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国经济发展和重大战略实施等均为我国船舶工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长期来看,国际贸易的发展必将推动船舶工业市场需求的增长,特别是随着未来新航线陆续开辟、海洋资源开发进一步向深海发展,新船型、新装备的需求仍将层出不穷,海工装备、特别是深水装备市场仍将看好,只要我国船舶工业能够经受住当前严峻的考验,仍将大有作为。历史经验证明,每一次重大的全球性或区域性危机,都蕴含着战略性机遇。近年来,我国船舶工业知难而进、逆市而上,船舶配套业经济总量也大幅提升,2015年销售收入超过2010年的两倍。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2015年我国前10家造船企业完工量占比从2011年的47%提高到53%;我国主流船型领域以节能、安全、环保为重点,形成了一批技术经济指标先进的品牌船型,获得市场青睐。高技术船舶研制取得突破,17万方级LNG船、8万方级VLGC等一批高技术产品完成交付。20000箱集装箱船获得批量订单,10万吨级半潜船、极地船舶、10000车汽车滚装船等前瞻性船型设计开发取得重要进展。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建设世界造船强国的战略决胜期,产业发展进入新常态,面临的形势严峻而复杂。党中央、国务院一直以来对船舶工业发展给予高度重视,中国制造2025明确将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列为重点发展领域之一,体现了"创新、智能、绿色"的发展主题,拓展了中国"工业4.0"的市场空间。

"十三五"时期,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紧紧围绕《中国制造2025》和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以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为核心,以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为重要抓手,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增长、去产能、调结构、补短板、降成本,全面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初步实现船舶工业由大到强的跨越:一是创新发展是根本,助力船舶工业打造未来竞争新优势。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我国船舶工业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在产业发展中发挥的基础性和引领性作用;二是协调发展是目标,是评价我国船舶工业是否实现健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要将"协调发展"理念贯穿于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全过程,切实提高质量和效益,着力增强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三是绿色发展是方向,是船舶工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是赢得未来竞争的关键;四是开放发展是路径,为船舶工业发展拓展新空间。找出我国船舶工业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契合点,加快产能"走出去"的步伐;五是共享发展是目的,要实现船舶工业发展成果与社会共享。

标签: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表情
输入内容
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看

模型推荐

相关推荐

3D打印直通车

温馨提示

1、上传文件类型:STL格式;

2、单位:MM;

3、大小:小于100M(兆);

4、IE浏览器小于20M;

已成功为 20000+位用户服务

热门标签

    精选文章

    更多

    推荐模型

    更多
    X

    举报内容

    举报原因:
    • 涉及侵权
    • 有害信息
    • 政治敏感
    • 色情暴力
    • 涉及色情
    • 涉及反动
    • 涉及赌博
    详情描述:
    相关材料:
    • 添加图片

    (单张图片体积不大于2M,最多6张)

    提交举报 取消

    温馨提示:未注册aau账号的手机号,登录时将自动注册,且代表您已同意《用户服务协议》

    点击换一个验证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登录成功

    祝您使用愉快!

    倒计时5秒,自动关闭

    注册账号

    点击换一个验证码
    推荐码推荐 其他
    您的输入有误 注册
    《auu用户协议》
    我有账号?

    忘记密码

    验证成功,重置密码

    收起+

    一键3D打印
    一键3D打印